东湖怀贺子忱

不负春风烂漫晴,聊驱小队出郊坰。

一百五日可无酒,二十四弦须细听。

溶溶漾漾沙鸟白,短短长长溪柳青。

贺监扁舟在何许,惜无妙墨记兰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不辜负这明媚春光下的烂漫景色,随意组织个小队去郊外游玩。
在春分这一天,无需特意饮酒,但二十四弦的音乐一定要细细品味。
湖水轻轻荡漾,沙洲上的白鸟悠闲自在,溪边的柳树随风摇曳,长短交错。
贺知章先生的小船如今会在何处呢?可惜没有他的妙笔来记录这如诗如画的兰亭景色。

注释

不负:不辜负。
春风:春天的风。
烂漫:明媚、绚丽。
晴:晴朗。
聊驱:随意带领。
小队:小型团队。
郊坰:郊外的田野。
一百五日:春分时节。
可无酒:不一定需要喝酒。
二十四弦:古代乐器,指琵琶等。
细听:仔细聆听。
溶溶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沙鸟:沙滩上的鸟。
短短长长:形容溪柳的形态。
溪柳:溪边的柳树。
贺监:贺知章,唐代诗人。
扁舟:小船。
何许:何处,哪里。
妙墨:精妙的笔墨。
记兰亭:记录兰亭(指《兰亭集序》)。

鉴赏

这首宋诗《东湖怀贺子忱》是曾惇所作,表达了诗人春日出游的闲适心情和对友人贺子忱的怀念。首句“不负春风烂漫晴”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景象,诗人把握良辰,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外出郊游。“聊驱小队出郊坰”则写出诗人与朋友结伴而行,享受自然之乐。

接下来,“一百五日可无酒,二十四弦须细听”暗示了农历清明时节,诗人认为无需过多的酒,只需静静地欣赏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沙鸟洁白,溪柳青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生动画面,富有生机。

最后两句“贺监扁舟在何许,惜无妙墨记兰亭”,诗人借古人贺知章(贺监)泛舟的典故,表达对贺子忱的思念,遗憾未能有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那样的佳作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收录诗词(51)

曾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洪景伯韵(其二)

半刺风流雅好贤,幽寻同举蔡经鞭。

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

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洪景伯韵(其三)

新诗清如玉壶冰,一读为破旅愁凝。

正怀狂客贺秘监,忽见高人王右丞。

坐忘仙去境尚在,广文骨冷呼不应。

其谁洗涤怀古恨,别乘博物如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谢景思韵

埋没双岩已百年,班班胜事漫流传。

幸陪佳客挥犀麈,实欠倾城舞绣筵。

故老风流寒似铁,月卿英妙笔如椽。

拂衣便欲故山去,复恐眼中无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