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二)

荣观流传动草莱,中官赐设上尊开。

鼓歌䆗窱听疑梦,肴果联翩馈有台。

斧藻故应宜旧德,栋梁非复称凡材。

虚堂欲踵曹参事,试问齐人或肯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荣观的盛名流传于民间,宫中官员赐宴开启美酒。
鼓乐声中仿佛在梦境,菜肴果品接连不断供奉台上。
赞美和奖赏应给予有德之人,栋梁之才不再平凡无奇。
我希望能效仿曹参的清廉,试问齐国的人才是否愿意前来。

注释

荣观:显赫的观堂。
草莱:乡野,民间。
中官:宫廷内的官员。
上尊:上等的美酒。
鼓歌:热闹的音乐。
䆗窱:形容声音宏大。
疑梦:如同梦境。
肴果:菜肴和水果。
馈有台:连续不断地供应。
斧藻:比喻赞美和奖赏。
旧德:旧有的美德。
栋梁:栋梁之材,比喻杰出人才。
凡材:普通的人才。
虚堂:空旷的大厅。
曹参事:指曹参的廉洁故事。
齐人:齐国人,泛指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荣观新居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于朋友新居的祝贺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荣观流传动草莱,中官赐设上尊开。” 这两句描写了张侍郎新居的壮丽景象和它的宏伟气派。荣观是指张侍郎的新居,这里用“流传”来形容其美丽的风光;“动草莱”则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而“中官赐设上尊开”表明这座府邸不仅外观宏伟,内部布置也极尽奢华,显示出主人地位尊贵。

“鼓歌䆗窱听疑梦,肴果联翩馈有台。” 这两句则描绘了张侍郎新居中的宴会场景。这里的“鼓歌”和“䆗窱”都是音乐和欢乐的声音,“听疑梦”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仿佛进入梦境般的享受。而“肴果联翩馈有台”形容了宴席上的丰盛食品和美酒,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享受。

“斧藻故应宜旧德,栋梁非复称凡材。” 这两句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新居的豪华和坚固。这里的“斧藻”指的是精心雕琢过的木料,“故应宜旧德”则表明这些材料都是为了彰显传统文化和历史气息而选用。而“栋梁非复称凡材”则强调了新居建筑的坚固和不凡。

“虚堂欲踵曹参事,试问齐人或肯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亲自去张侍郎的府邸探访,又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一位贤臣曹参,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这里的“虚堂”指的是宽敞的厅堂,“欲踵曹参事”则是说希望能够像古人一样去拜访朋友。而“试问齐人或肯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自己能得到朋友的欢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居的描写和宴会场景的勾勒,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雅的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一)

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

自古落成须善颂,扫除东阁望公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古二首(其二)

长者一床室,先生三径园。

非无饭满钵,亦有酒盈樽。

不起华边坐,常开柳际门。

漫知谈实相,欲辩已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怀古二首(其一)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