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奉诏涨曲江池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地下的脉络在寒冬中显得稀薄,恩泽消退后,一切都焕然一新。
引导各条溪流汇聚,特别储存起京城春天的气息。
水流在幽深之处发出低沉的声音,清澈的水花溅入星辰之间。
水势逐渐平稳,漫过杏花盛开的河岸,反射着楼台的倒影。
沙滩淹没,道路变得模糊,广阔的水域让鱼儿自由跳跃。
我希望能借助舟船的便利,与渡河的人一同前行。

注释

地脉:地下脉络。
寒来浅:在寒冬中显得稀薄。
恩波:恩泽。
住后新:消退后焕然一新。
诸派水:各条溪流。
大都春:京城春天。
幽咽:低沉的声音。
疏通处:幽深之处。
清泠:清澈。
迸入辰:溅入星辰。
杏岸:杏花盛开的河岸。
楼津:楼台的倒影。
沙没:沙滩淹没。
行径:道路。
恣跃鳞:鱼儿跳跃。
舟楫便:舟船的便利。
济川人:渡河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水泛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地气渐暖和水波逐渐平息的场景。“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则是说诗人如何巧妙地引导各处之水汇聚起来,以迎接新的一季。这里,“别贮大都春”可能暗指水库的蓄洪作用,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两句,则描写了江水在曲折之处缓缓流动,最终汇入更宽广的水域。这不仅是景物的写照,更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扩展与开阔。接下来的“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则描绘出河岸线条逐渐平坦,与远处建筑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两句中,“沙没迷行径”可能是指水势对陆地的侵蚀与改变,而“洲宽恣跃鳞”则表现了江中的小洲因水涨而显露,鱼儿在宽阔的水域中自由跳跃。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乘坐简易的小船,与流水相伴,帮助沿江的人们渡过难关。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自信,更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壶公山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髣髴尝闻乐,岧峣半插天。

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

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

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

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

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

乌兔中时近,龙蛇蛰处膻。

嘉名光列土,秀气产群贤。

瀑锁瑶台路,溪升钓浦船。

鳌头擎恐没,地轴压应旋。

蠲疾寒甘露,藏珍起瑞烟。

画工飞梦寐,诗客寄林泉。

掘地多云母,缘霜欠木绵。

井通鳅吐脉,僧隔虎栖禅。

危磴千寻拔,奇花四季鲜。

鹤归悬圃少,凤下碧梧偏。

桃易炎凉熟,茶推醉醒煎。

村家蒙枣栗,俗骨爽猿蝉。

谷语升乔鸟,陂开共蒂莲。

落枫丹叶舞,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悬藤煮蜀笺。

白云长掩映,流水别潺湲。

作赋前儒阙,冲虚南国先。

省郎求牧看,野老葺斋眠。

寺立兴衰创,碑须一二镌。

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塞上

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

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

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

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

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鄜畤李相公

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

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

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

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