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梓橦山侯侍御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宫殿里的仪式简单了,官员们的冠冕落入民间。
正直的道路沿着湘江延伸,高尚的情怀在四皓山间流连。
皇帝赐予的僧衣被脱下,上奏的表章得到君主的批复。
这里地势有松萝环绕,泉水流经雨雪汇聚的湾口。
东门外增添了新的传说,南部官署却缺少新鲜人才。
秋天的石头上露珠晶莹,夜晚的窗户也不再关闭。
梦醒后,月光下隐藏着蟾蜍,吟诗时,鸟儿的叫声连续不断。
可惜司马相如这样的才子,他的事迹在当时都显得悠闲无事。

注释

庙略:宫廷礼仪简化。
簪笏:官员的冠冕和手板。
三湘水:湖南的湘江。
四皓山:四位隐居的贤者。
赐衣:皇帝赐予的僧衣。
奏表:上奏的文书。
松萝坞:长满松萝的地方。
雨雪湾:雨水和雪水汇成的湾口。
故事:传说或历史事件。
新班:新任官员或新人选。
片石:孤零零的石头。
幽窗:安静的窗户。
梦馀:梦醒之后。
蟾:月亮。
吟次:吟诗的时候。
相如:指司马相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汉宫附近游历的景象和心情。"簪笏落民间"表明皇家的权威已经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直道三湘水"和"高情四皓山"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他深厚的情感。"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可能是在讲述一个皇帝赐予僧侣衣物,而僧侣又将此事上报并获准的故事。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则可能是在讲述某个事件或者变动的情况。"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表达了诗人在深秋之夜,对着清凉的露水和寂静的窗前,心中有所感慨。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中的“蟾”可能指的是明月,而“绵蛮”则是古人对夜间虫鸣声的描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心中所怀抱的远大志向和情感。最后两句"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可能是在表示诗人对于自己无法达到像古代诗人(相如,即司马相如)那样的艺术成就而感到遗憾,同时也表明了当下的平静无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塞上

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

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

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

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

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鄜畤李相公

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

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

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

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题宣一僧正院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襄州试白云归帝乡

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

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

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

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

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

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