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
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
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
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诗中描绘了作者对秦城地方官吏李相公的崇敬之情。"斋戒来投节制尊"表明作者对于李相公的严于律己和高尚品德的赞赏。"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则是对李相公才华横溢、声望卓著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愧不如。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幡战旅魂"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聆听佛经洗涤尘俗之梦,在清晨向军旗礼拜以慰藉兵士之魂,反映出诗人对李相公崇高品德的敬仰。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则表明即使是在豪宅尚未启门的情况下,也不愿因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沉默不语,显示了作者对李相公的景仰之情难以抑制。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赞美李相公集文臣与武将于一身,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能够顺应天命,守护国家边疆。
接下来的"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则是说李相公的智谋和学问深不可测,无人能与之抗衡。"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形象地描绘了李相公功绩显赫,宴会宾客的情景。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和"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则分别描写了农业丰收和李相公施政的恩泽所及,民众安居乐业。
最后"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表达了战争结束后边关宁静,生命得以保存;"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则描绘了一片和平景象。"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愿长久依附于此。
整首诗通过对李相公品德、才华及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和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
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
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
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
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
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
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
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
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终不离青山,谁道云无心。
却是白云士,有时出中林。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黄金。
炎夏群木死,北海惊波深。
伏蒲无一言,草疏贺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