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畤李相公

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

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

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

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秦城选定吉日出发,斋戒以敬奉节度使的威严。
初次被任命为高官,我谦卑地拜访,心中充满敬意。
夜晚倾听吟唱,消解尘世之梦;清晨拜见旗帜,激发战士精神。
华丽的住所尚未开放,但我不惧阻挠,笔墨虽少,话语也不敢轻省。
我兼具文武才能,堪称人中豪杰,响应天地,静守帝都的使命。
运筹帷幄,六奇之策无人能敌;学识广博,三略之书无需赘述。
功勋卓著,卸下金甲;宴会上宾主尽欢,共饮白玉杯。
田野上丰收的稻谷如锦,四季甘霖滋润雕饰的车驾。
施恩如海,感觉东海也变浅;吹奏乐律,让北地也温暖。
战场宁静,青草连着沙地,黄榆守护边塞,莺鸟翻飞。
笙歌在春风中交错,村庄鸡犬相连,绿意盎然。
游子并非只为献诗,而是永远依恋家乡的海棠树,如同落叶归根。

注释

秦城:指代都城。
征辕:出征的军营。
节制:节度使。
尊:尊敬的地位。
命相:任命的宰相职位。
愧登门:感到谦卑进入官府。
讴咏:吟唱。
销:消除。
旌幢:旗帜。
战旅魂:鼓舞士气。
华舍:华丽的住所。
宁有碍:岂会受阻。
綵毫:彩笔。
敢无言:怎敢沉默。
文武为人杰: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
乾坤:天地。
帝阍:帝王的宫门。
六奇:古代兵法中的六种奇谋。
三略:古代兵书。
黄金甲:象征荣耀的战甲。
白玉樽:精致的酒杯。
九穗嘉禾:丰年象征。
绮陌:美丽的道路。
东溟:东海。
北陆:北方大地。
血溅:战争的残酷。
莺翻:莺鸟飞翔。
郭:外城。
碧岫村:绿色山间的村庄。
献赋:进献文章。
蓬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鉴赏

诗中描绘了作者对秦城地方官吏李相公的崇敬之情。"斋戒来投节制尊"表明作者对于李相公的严于律己和高尚品德的赞赏。"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则是对李相公才华横溢、声望卓著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愧不如。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幡战旅魂"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聆听佛经洗涤尘俗之梦,在清晨向军旗礼拜以慰藉兵士之魂,反映出诗人对李相公崇高品德的敬仰。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则表明即使是在豪宅尚未启门的情况下,也不愿因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沉默不语,显示了作者对李相公的景仰之情难以抑制。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赞美李相公集文臣与武将于一身,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能够顺应天命,守护国家边疆。

接下来的"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则是说李相公的智谋和学问深不可测,无人能与之抗衡。"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形象地描绘了李相公功绩显赫,宴会宾客的情景。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和"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则分别描写了农业丰收和李相公施政的恩泽所及,民众安居乐业。

最后"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表达了战争结束后边关宁静,生命得以保存;"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则描绘了一片和平景象。"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愿长久依附于此。

整首诗通过对李相公品德、才华及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和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题宣一僧正院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襄州试白云归帝乡

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

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

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

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

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

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书怀寄友人

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

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

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

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形式: 古风

长安书事

终不离青山,谁道云无心。

却是白云士,有时出中林。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黄金。

炎夏群木死,北海惊波深。

伏蒲无一言,草疏贺德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