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旅怀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秋海上的凉风吹过,吹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绵延的山峦没有尽头,流水何时才能回归家乡。
极目远望,浮云的色彩让我心碎,明亮的月光触动了离愁。
芳草不再鲜艳,白露催促着我穿上寒衣。
梦境中银河落下,醒来后只见星空稀疏。
满怀悲伤回忆往昔的国家,泪流满面却无人能擦干。

注释

凉风:秋日的微风。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连山:连绵的山脉。
流水:流水象征归乡。
浮云色:浮云的色彩。
心断:心绪断裂。
芳草:凋零的花草。
柔艳:昔日的鲜艳。
白露:秋天的露水。
寒衣:寒冷的衣物。
梦长:漫长的梦境。
银汉落:银河落下。
旧国:故乡。
谁能挥:谁能抹去泪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远行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凉风度秋海"一句,通过凉风与广阔大海的结合,表达了秋季的气候特点,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宽广而深沉。"吹我乡思飞"则是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

接下来的"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通过山川河流的延伸和流动,传递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宿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的无尽与复杂。这里的“连山”、“流水”,不仅是景物描写,也象征着阻隔与流逝。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中,“目极”意味着视线所及之处,而“浮云色”则是那种飘渺不定的美好景致。"心断明月晖"更深化了诗人的哀伤与悲凉,似乎在说,即便是那清澈的月光,也无法慰藉他内心的痛苦。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一句,以鲜活而柔和的芳草和夜间的露水来烘托诗人对寒冷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孤独感和生存上的不易。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则是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切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难以平息,即便是在虚幻的梦中,也无法逃离对故土的牵挂。

最后的"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直接道出了诗人对于旧日家园的怀念与哀伤,以及这种哀伤是如此之深,难以用言语表达。泪水随之而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对于家乡的强烈思念,以及这种思念所带来的无尽哀伤。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日鍊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

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

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

凤驾忆王子,虎溪怀远公。

桂枝坐萧瑟,棣华不复同。

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秋浦寄内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