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事呈乐道舍人圣从待制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

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

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

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东门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新鞍闪耀着华丽的光芒映在路上。
午时的鼓声已经响起,预告着时间已过三刻,官员开始赏赐一杯茶水。
匆忙之中,殿下催促众人告别,宫门前嘈杂声中还能听到叫卖鲜花的声音。
回去后别提天上的事情,只知道邀请客人畅饮美酒。

注释

东门:城市东门。
新鞯:新马鞍,代指新人或贵客。
午鼓:报时的鼓声。
三刻漏:古代计时单位,一刻钟。
分首:告别。
卖花:市场上的叫卖声。
天上事:指宫廷秘事或不切实际的事。
流霞:美酒名,泛指佳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与匆忙并存的都市生活图景。开篇"东门人物乱如麻",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的繁盛和人潮涌动,东门可能是古城中的一个热闹区域。紧接着"想见新鞯照路华"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光彩夺目的理想或追求的向往,"新鞯"象征着新的开始,而"照路华"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随后"午鼓已传三刻漏"引入了时间的概念,午后的时光在滴答的钟声中流逝,给人以紧迫感。"从官初赐一杯茶"则表明诗人接受了一位官员的款待,这杯茶可能承载着某种社交礼仪或是权力关系的象征。

"匆匆殿下催分首"和"扰扰宫前听卖花"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官场与市井生活的忙碌与喧嚣。"匆匆"一词传达出一种急促感,而"扰扰"则形容声音的连续和烦琐,这里的"殿下"和"宫前"可能暗示着权力中心的紧张气氛,以及普通市民生活中的喧嚣。

最后两句"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则显得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劝诫自己或他人,对于朝政和高层的权谋斗争保持沉默,不如享受眼前的美好,如同饮酒赏花一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四)后苑详定书怀

文墨由来妙禁中,家传岂独赋河东。

平生听想风声早,数日追随笑语同。

御水新如鸭头绿,宫花更有鹤翎红。

看花弄水聊为乐,不晚朝廷相弱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

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

发册久嗟淹国士,起家初命慰乡人。

行辞北阙楼台丽,归佐南州县邑新。

班草数行衣上泪,何时杖屦却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

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怀后殪戎。

胡地马牛归陇底,汉人烟火起湟中。

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