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凄凉景象,表达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孤独和悲愁情感。诗中的“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两句,通过对家乡与边疆的对比,传递出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在贫瘠边塞之地生活的无尽哀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外来者在异乡过节的孤独场景。这里的“中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本应是家人团聚、庆祝月圆之时,但诗人却只能在边塞的严寒雪地里度过,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寂与思乡。
接下来的“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两句,以高飞的大雁和河水穿行于敌境之间,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这里的“雁”往往象征着离别和旅人,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最后,“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两句,则是对将士们的一种鼓励或劝告。尽管战争带来了无数的苦难,但通过战功可以获得封地,这里隐含着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军功和官爵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与离别给人带来的深沉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一种渴望。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古松凌巨塔,脩竹映空廊。
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
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
寒著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
宫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
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茅堂入谷远,林暗绝其邻。
终日有流水,经年无到人。
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
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