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水调歌头》是清代诗人陆蓉佩在十一月的一个满月之夜,与表姨蕴珏话别的作品。全诗以月为引子,抒发了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休论尘世事,对影共吟哦。”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选择在月光下与友人共同吟诗作乐,寻求心灵的慰藉。
“卷帘空外长望,还欲问嫦娥。”诗人卷起窗帘,眺望着远方,似乎想要向传说中的嫦娥询问些什么,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仙境的情感。
“照尽悲欢万古,便有阴晴圆缺,只是不销磨。”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悲欢离合的象征,无论人间经历了多少沧桑变化,月亮依旧保持着它的阴晴圆缺,不变的是它那永恒的光辉,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我欲乘风去,一笑定如何。”诗人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乘风而去,面对离别,他以一笑带过,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
“徘徊处,霜露迸,冷偏多。”在月光下漫步,寒霜和露水四处飞溅,四周显得格外寒冷,暗示了离别的凄凉和孤独。
“当头此夜,难得一掷恐轻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每一次相聚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次,因此要珍惜眼前人。
“回首家山何处,同有离愁千斛,寂寞冷关河。”诗人回想起家乡,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仿佛千斤重的离愁压在心头,连关河也显得格外寂寞和寒冷。
“秉烛更重话,怕听唱骊歌。”在烛光下再次交谈,害怕听到离别的骊歌,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深沉而细腻,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