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十载江湖白露寒,因君万里忆长安。

故人相向中原老,秋色何如画省看。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

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十载江湖白露寒”,以“十载”点明时间跨度之长,“江湖”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散状态,“白露寒”渲染出秋日清晨的清冷氛围,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因君万里忆长安”,“君”指友人,“万里”形容距离之远,“长安”借指友人的所在地或心中的理想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故人相向中原老”,“故人”指老朋友,“中原老”既指岁月流逝,也暗含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相向”二字,又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秋色何如画省看”,“秋色”点明季节,“画省”则比喻友人所在之地的繁华景象,诗人想象着友人在繁华中观赏秋色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向往。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这两句是对友人的赞美,提到友人的才华与成就,邵武和汝阳是地名,这里借指友人的才能和官职,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敬佩。

“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漂零客”指四处流浪、没有固定居所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当前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音书日转难”则表达了与友人通信的困难,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秋日景色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局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

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

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荅寄余德甫

二月鸿书发豫章,到来春兴日能长。

宦情转借中山箧,诗句犹含右省香。

海内故人元落落,江南秋色正苍苍。

遥知相忆登高处,更过陶家醉不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谢俞仲蔚写华山图

云台隐者二茅龙,曾道神仙自可逢。

忽尔画图开万里,居然秋色在三峰。

贪看塞外黄河下,坐失关门紫气重。

况复题诗如谢朓,当年却恨不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奉赠杜使君寄上太翁八十寿

越徼春生戏綵天,风流耆旧楚先贤。

青州五马分符日,渭水非熊入梦年。

一自趋庭经术就,还应托乘帝恩悬。

即今南极长朝斗,并照明珠北海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