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忠惜甘死,越塞一坟孤。
句践非王者,陶朱亦丈夫。
碑经山烧断,树带海潮枯。
泉下伍员辈,相逢相吊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延年所作,名为《文种墓》。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文种的追思和赞扬。
"至忠惜甘死,越塞一坟孤。" 这两句写出了文种的忠诚与英勇,他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背叛自己的信念,最后在边塞之地留下孤独的一座坟墓。这不仅是对文种个人品质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忠烈气节的向往和赞美。
"句践非王者,陶朱亦丈夫。" 这两句中,"句践"指的是历史上的勇士,其精神并不亚于帝王之辈;而"陶朱"则是富商陶朱的代称,这里提到他也是为了强调,即便是在平民百姓中,亦有不少可歌可泣的英杰人物。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夸张,进一步凸显了文种的伟大。
"碑经山烧断,树带海潮枯。"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古碑被火焚毁,山林也因此而消亡;树木则因海潮侵袭而变得干枯。这既是对文种墓所处环境的刻画,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泉下伍员辈,相逢相吊无。" 这两句中提到的"伍员辈"指的是古代忠臣伍子胥,其墓旁有清泉流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文种与其他忠烈之士在泉水边相遇、相会的想象,这里没有直接的情感交融,而是通过自然景物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总体来看,石延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情怀和独到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对文种忠烈之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英雄气节、忠贞不渝主题的个人感悟。
不详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乾。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回鳞抱双蒂,倒凤吐丹荣。
冰宇寒生晕,风疏动有声。
烬垂金藕细,影透玉荷清。
斗帐依东壁,谁人梦不成。
梅好唯伤白,今红是绝奇。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烘笑从人赠,酡颜任笛吹。
未应娇意急,发赤怒春迟。
南北沾河润,幽深在禁城。
叠山知远意,辞俸买闲名。
闭户断蛛网,折花移鸟声。
谁人识高趣,朝野石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