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十一)送赵师之江州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

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

待则甚、功成名遂。

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

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

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

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

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

君此去,趁秋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忽然间西风又起,这一年已经过去了大半。
燕子离去,鸿雁归来,何时是个尽头,世间纷扰无数。
等待什么呢,只求功成名就。
枫叶和荻花摇曳,勾起我凉意,又想起江上的琵琶声,惹人落泪。
满怀感慨,夜晚也难以入眠,愁苦使我整日借酒浇愁。
突然变得像宋玉般多愁善感,如三闾大夫般憔悴。
更何况此刻心碎凄凉,满目青山绿水,送别友人于长亭。
阁皂山前的梧桐雨,风吹帆动,引发无尽离别之情。
你此行正值秋雨初晴,希望一路顺利。

注释

倏:忽然。
三分之二:大半。
燕去鸿来:燕子离去,鸿雁归来。
世间心事:世间的纷扰和忧虑。
待则甚:等待着什么。
枫叶荻花:秋季的植物。
江上琵琶泪:引发的离别之泪。
宋玉伤感:形容感伤的情绪。
三闾憔悴:指屈原,形容忧愁憔悴。
目断:望断。
长亭分袂:在长亭分别。
阁皂山:地名,此处可能象征远方。
露舶:露水覆盖的船只,形容旅途艰辛。

鉴赏

这首宋词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与离别之情。"倏又西风起",季节更迭,暗示着岁月匆匆。"燕去鸿来何日了",借燕去鸿飞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渲染出离别后的凄凉与思念。

"愁来长是朝朝醉",诗人借酒浇愁,却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运用宋玉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忧虑和对自己境况的感慨。"目断水苍山翠",写出了送别的场景,山水之间,更显离别的孤独。

"更送客、长亭分袂",长亭送别,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画面。"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想象友人在旅途中的情境,寄寓了无尽的牵挂和期待。最后以"君此去,趁秋霁"收束,希望友人能在秋高气爽之际顺利启程,寄托了深深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十六)别鹤林

昔在神霄府。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

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

做弄得、襟情如许。俯仰红尘几今古。

算风灯、泡沫无凭处。即有这,烟霄路。

淮山浙岸潇湘浦。一寻思、柳亭枫驿,泪珠溅俎。

此去何时又相会,离恨萦人如缕。

更天也、愁人风雨。

语燕啼莺莫相管,请各家、占取闲亭坞。

人事尽,天上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九)罗浮作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

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

但只恐、松枯石烂。

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

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

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

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

要分此、烟霞一半。

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亦合同萧散。

上帝近,永容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

且尽杯中酒。问平生、湖海心期,更如君否。

渭树江云多少恨,离合古今非偶。

更风雨、十常八九。

长铗歌弹明月堕,对萧萧、客鬓闲携手。

还怕折,渡头柳。小楼夜久微凉透。

倚危阑、一池倒影,半空星斗。

此会明年知何处,苹未秋风未久。

漫输与、鹭朋鸥友。

已办扁舟松江去,与鲈鱼、莼菜论交旧。

因念此,重回首。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四)咏牡丹

晓雾须收霁。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雪炼作冰冰作水。十朵未开三四。

又加以、风禁雨制。

□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

所贵者,称姚魏。其间一种尤姝丽。

似佳人、素罗裙在,碧罗衫底。中有一花边两蕊。

恰似妆成小字。看不足、如何可比。

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

微笑道,有些是。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