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四)咏牡丹

晓雾须收霁。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雪炼作冰冰作水。十朵未开三四。

又加以、风禁雨制。

□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

所贵者,称姚魏。其间一种尤姝丽。

似佳人、素罗裙在,碧罗衫底。中有一花边两蕊。

恰似妆成小字。看不足、如何可比。

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

微笑道,有些是。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宋词《贺新郎·其四》是葛长庚所作,以牡丹为主题,描绘了早晨雨后牡丹盛开的景象。"晓雾须收霁",开篇即写清晨的雾气逐渐消散,为牡丹的绽放创造了明亮的环境。接下来,诗人以"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形容牡丹花瓣饱满,仿佛美人沉醉不愿醒来,形象生动。

"雪炼作冰冰作水",运用比喻,描述牡丹花瓣晶莹剔透,如同冰雪融化为水。"十朵未开三四,又加以、风禁雨制",写出牡丹在风雨中坚韧不屈,即使只有部分花朵开放,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此处可能缺字,但从上下文推测,是在赞美苏州一带春天牡丹盛开的壮观景象,颜色各异,繁花似锦。"所贵者,称姚魏",提及姚黄和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其间一种尤姝丽",诗人特别赞赏其中一种更为娇艳的牡丹,将其比作穿着素罗裙和碧罗衫的佳人,"中有一花边两蕊,恰似妆成小字",细致描绘了花朵的精致形态。"看不足、如何可比",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欣赏之情,认为难以用言语完全形容其美。

最后,诗人感叹:"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用白玉杯盛装青玉绿的酒,也无法比拟牡丹的香气和色彩。"微笑道,有些是",以微笑作结,流露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魅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牡丹的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咏雪二首(其十九)

俯仰天粘水。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一夜春风搜万象,檐外雨声不已。

到晓来、六花靡靡。

瑶树琪林寒彻骨,知谁家、娇女慵梳洗。

且捏个,小狮子。琼楼架就东皇喜。

□□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

千古佳人诗句在,一任如盐似米。

君试看、岩头溪底。

刹刹尘尘银世界,记当年、曾赴瑶池会。

玉清境,还如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十四)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

万顷湖光绿。是处里、芙蓉金盏,木犀金粟。

鹢御飘飘行水縠,正是蟹香橙熟。

山色似、风梳雨沐。

携取阿娇命豪杰,过北山、疃处南山曲。

寒烟淡,晴鸦浴。巨觥数引苍髭矗。

便论诗说剑,人各有怀西北。

两见西风客京国,多在红楼金屋。

凝情处、落霞孤鹜。

蒲柳凄凉今如许,问功名、志在何时足。

更簪取,一枝菊。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七)再送前人

风雨今如此。问行人、如何有得,许多儿泪。

为探木犀开也未,只有芙蓉而已。

九十日、秋光能几。

千里送人须一别,却思量、我了思量你。

去则是,住则是。归归我亦行行矣。

便行行、不须回首,也休萦系。

一似天边双鸣雁,一个飞从东际。

那一个、又飞西际。

毕竟人生都是梦,再相逢、除是青霄里。

却共饮,却共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六)肇庆府送谈金华、张月窗

谓是无情者。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

此去兰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

况已是、芙蓉开也。

小立西风杨柳岸,觉衣单、略说些些话。

重把我,袖儿把。小词做了和愁写。

送将归、要相思处,月明今夜。

客里不堪仍送客,平昔交游亦寡。

况惨惨、苍梧之野。

未可凄凉休哽咽,更明朝、后日才方罢。

却默默,斜阳下。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