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十)

一二三四五六七,眼里瞳人吹筚觱。

七六五四三二一,石人木人眼泪出。

七通八达,举著便知。尚在见闻,隔靴抓痒。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数字排列和反常的逻辑顺序开篇,营造了一种跳跃、脱俗的韵律感。"一二三四五六七,眼里瞳人吹筚篥",诗人以简单的数字串联起画面,仿佛在描述一个孩童在玩弄瞳孔游戏,却意外地让瞳孔感受到了寒风的刺骨,这种夸张的比喻充满了想象力。

接着,"七六五四三二一,石人木人眼泪出",数字的倒序不仅在形式上形成对比,更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原本坚硬不化的石人木人竟也流下了泪水,这种转变暗示着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不禁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

"七通八达,举著便知",这一句则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某种智慧或真理,似乎是在说,无论多么复杂的道理,只要用心去理解,就能轻易掌握。这里的"七通八达"可能暗喻了事物的多维性和复杂性,而"举著便知"则强调了直觉和洞察力的重要性。

最后的"尚在见闻,隔靴抓痒",则表达了对表面现象的不满和对深入理解的渴望。"见闻"指的是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而"隔靴抓痒"则是比喻徒劳无功的努力。这句话暗示了在追求知识或理解时,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需要深入探究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数字游戏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情感、智慧与表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深入理解的重要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十一)

鹘儿未出窠,已有摩霄志。

虎子未绝乳,已有食牛气。

况复羽翼成,况复牙爪备。

奋迅即惊群,八面清风起。

一条脊梁硬似铁,一条白棒掀天地。

相与建法幢,展衲僧巴鼻。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十二)

天上月圆,万象历然。地下月半,触途成现。

见不见,包裹十虚尚馀半。

闻不闻,透脱圆通彻本根。

玉漏铜壶催不得,乾坤大地一枝灯。

一处圆融一切处,无边刹海更棱层。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十三)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树,银山铁壁。

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

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十四)

粥足饭足,饱柴饱水。庐陵米价高,山前麦熟未。

尽乾坤刹海,都卢是个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间,直得放光动地。

不是如来禅,亦非第一义,更说什么衲僧巴鼻。

争如撒手悬崖,去却药忌,且唱个啰啰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