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至东平

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

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沙滩上的波浪不断拍打,石桥下河水自由流淌。
询问渡口得知鲁地风俗,怀想古人感叹家园荒凉。
千年之后这里已空寂,只留下褒扬圣贤侯的传说。

注释

拍不定:形容波浪不断冲击岸边。
石桥:指横跨河流的石头建造的桥梁。
问津:询问渡口或道路。
鲁俗:指鲁地的风俗习惯。
家丘:故乡或家族的山丘。
寥落:形容荒凉、冷清。
褒圣侯:赞美圣贤的侯爵,可能指历史上有德行的人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破坏感。"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询问和对过往文明的怀念之情,"家丘"一词更添了一份亲切与哀伤。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这两句诗,则是诗人站在千年之后的立场,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英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尽管他们的功绩被人们传颂,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已成为空洞的赞美,没有了真正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诗人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迁而起伏,体现了古人对于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形式: 古风

塞下曲.贺兰作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