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思忠奉议民瞻知丞唱酬佳句

两诗清于玉堂卧,气如汉军争袒左。

高轩想见连璧来,辗我门前碧苔破。

为君哦此万籁簧,楚音变尽馀微些。

文章自然真吐凤,句拙见之那敢和。

高材要当万钱食,小邑折腰坐饥饿。

仲弓曾为太邱令,义方亦作吉阳佐。

丈夫功名未入手,行乐莫嫌诗酒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思忠奉议民瞻知丞唱酬佳句》。诗中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以及对才华与功名的深刻思考。

首句“两诗清于玉堂卧”,以“玉堂”比喻文人的居所,形象地表达了诗作的高洁与清雅。接着,“气如汉军争袒左”一句,运用历史典故,将诗人的创作激情比作汉军的激烈竞争,生动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与才华。

“高轩想见连璧来,辗我门前碧苔破”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想象着高门大院中,众多才子佳人汇聚一堂,他们的到来使得门前的碧苔都为之破碎,以此表现了聚会的盛大与热烈。

“为君哦此万籁簧,楚音变尽馀微些”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通过模仿自然界的万籁之音,展现其音乐般的美妙,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诗歌的高超技艺。

“文章自然真吐凤,句拙见之那敢和”强调了文章的自然流畅与真挚情感,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不敢轻易回应如此高妙的诗句。

“高材要当万钱食,小邑折腰坐饥饿”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与物质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才华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仲弓曾为太邱令,义方亦作吉阳佐”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化了对功名的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能之士,表达了对自身追求的坚持与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丈夫功名未入手,行乐莫嫌诗酒涴”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鼓励人们即使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遭遇挫折,也不应放弃享受生活,通过诗酒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生活以及个人追求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思晦弟双清轩

门前无俗驾,篱外有青山。

不出已成趣,懒惰心所安。

鸣鸠惊午梦,意消风物闲。

可怜脩竹林,遮我茅三间。

兄每缘诗来,有时忘巾冠。

永愧隔壁呼,束带酬问端。

此诗可三复,句挟风霜寒。

令人想见之,恨身无羽翰。

寿子一杯水,世隘轩独宽。

形式: 古风

会福严慈觉大师

慈觉初见我,背呼仰而应。

遂同宿湘上,夜语如建瓴。

犀颅气不詟,虎颔目有棱。

精彩类澄观,突兀掩万僧。

乔岳占南极,寒翠知几层。

此老家此山,亲分漳水灯。

宝坊天雨华,午梵盘清冥。

欲知法席盛,但看道价增。

破夏出山来,乃尔忘规绳。

盖皮为之灾,公卿慕声称。

我幸无子累,痴钝人所憎。

平生寝饭外,摩挲一枝藤。

少年入三吴,题诗遍西兴。

归来舟彭蠡,浪山雪崩腾。

匡庐落笑中,万叠横空青。

又尝游并汾,趼足渡河冰。

冲虎上太行,鸡鸣见日升。

此乐堕渺莽,坐睡头鬅鬙。

朅来湘西坞,倦鹤整羽翎。

只待秋风健,祝融期再登。

形式: 古风

慈觉见访余适渡江归以寄之

黄沙横吹意傥恍,江色摸胡迷背向。

刺舟开岸风掠耳,日莫归来说惊浪。

旋添榾柮火蒙密,堵立咨嗟罗少长。

碗楪铿然野炊熟,井税未输夜舂响。

少年信脚蹈忧患,几同蜑叟埋烟瘴。

归来闲散赎辛勤,老住江村无杂想。

梦回书几有青灯,鸡一再鸣布衾暖。

遥想老禅读此诗,应作掀髯笑拊掌。

形式: 古风

次韵苏通判观牡丹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蕊生奇葩。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坐间亦著白发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