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惟晤在山中行脚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联“白发东山老,青林西坞归”,以“白发”和“东山老”描绘了僧人的年迈与隐居生活,而“青林西坞归”则展现了他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颔联“听猿时驻锡,厉水自褰衣”,生动地刻画了僧人在山间行走时,听到猿啼便停下脚步,面对湍急的溪流,自行卷起衣裳涉水而过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颈联“高论才难敌,孤踪行亦稀”,表达了僧人深邃的见解难以被世人理解,他的行迹也显得孤独而稀少,暗示了他在精神追求上的独特与寂寞。尾联“惭君寄樵采,佳句出岩扉”,则是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能够触达人心的欣慰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