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

忆昨新春霰雪飞,阶前檐上斗寒姿。

狂风送在竹深处,隔日未消花发时。

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

晚来又喜登楼见,一曲高歌和者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春后残雪未消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

“忆昨新春霰雪飞”一句,直接引出了主题,通过“霰雪”的字眼,可以想象到那场雪应该是纷纷扬扬,覆盖了一切。紧接着,“阶前檐上斗寒姿”,则具体描绘了雪后景象,雪花堆积在门前的台阶和屋檐之上,呈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狂风送在竹深处”转换了情境,将视点引入到竹林深处,那狂风中的雪似乎还未完全消逝。紧随其后,“隔日未消花发时”,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便是过了一天,残雪尚存,而花朵却已经悄然开放了。

“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萧瑟与生机。新芽在雪中探出头来,显示着生命力,而寒风中的小鸟,则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栖息之地。

最后,“晚来又喜登楼见”、“一曲高歌和者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在傍晚时分重新登上楼阁,欣赏那残存的雪景,内心中有所寄托,却似乎找不到可以分享此刻喜悦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一幅新春后残雪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自享受美景时的孤独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洛中秋日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

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洛中游眺贻同志

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

楼势排高凤,桥形架断虹。

远山晴带雪,寒水晚多风。

几日还携手,鸟鸣花满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洛东兰若夜归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

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

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洞灵观冬青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

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

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

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