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彩烟山房

天姥峰南彩烟里,梁氏山房屹高峙。

幽人读书居其中,万壑千岩在窗几。

一从读书不计春,姓名岂肯闻时人。

去年应聘来京国,今年奉符归养亲。

梁氏新昌称巨族,络谷笼冈架重屋。

弟兄如林自师友,饱饫诗书作梁肉。

我闻山房最潇洒,涧水松风入陶写。

愿学当年支道林,买山终老沃洲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宗泐的《寄题彩烟山房》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山中读书生活图景。诗中以天姥峰南的彩烟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隐逸与学问并存的世界。

首句“天姥峰南彩烟里”,以天姥山的雄伟和彩烟的神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梁氏山房屹高峙”一句,点出了山房的位置和气势,暗示了居住者的身份和地位。随后,“幽人读书居其中,万壑千岩在窗几”两句,通过“幽人”的形象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房主人的隐逸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一从读书不计春,姓名岂肯闻时人”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接下来,“去年应聘来京国,今年奉符归养亲”两句,讲述了主人公因家事而暂时离开山房,前往京城的经历,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梁氏新昌称巨族,络谷笼冈架重屋”两句,赞美了山房所属家族的显赫地位和豪华的建筑,进一步强调了山房的特殊性和尊贵性。“弟兄如林自师友,饱饫诗书作梁肉”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形容兄弟之间如同林立的树木,既是师也是友,共同沉浸在诗书的滋养之中,成就了丰富的人生。

最后,“我闻山房最潇洒,涧水松风入陶写。愿学当年支道林,买山终老沃洲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房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希望像古代高僧支道林一样,买山终老于沃洲,过着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房环境、人物活动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学问与亲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崆峒外史歌

空同外史清都客,吸景餐霞炼精魄。

误落尘世八千年,回首仙山云雾隔。

自言曾师广成子,为掌外庭称外史。

记得轩辕问道时,拜跪坛前月如水。

大布宽衫著双屐,千里遨游如咫尺。

曳杖狂歌吴市门,卖药独走金陵陌。

金陵陌上相识多,水楼月榭随经过。

有时醉卧冶城馆,有时静坐钟山阿。

我识冰颜今十载,夜与烧灯论物外。

五更鼻息如雷鸣,忘却天地和身世。

外史去来无定期,出门便不知所之。

松斋阒寂三日雪,待子一笑同掀眉。

形式: 古风

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

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

形式: 古风

度关陇

陇头流水关山月,月色凄凉水呜咽。

今古征人尽断肠,野客经过亦愁绝。

连林二月冰不开,猛虎一吼苍崖裂。

鹦鹉能言好寄书,心事茫茫向谁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赋梅驸马清白轩

公家大府临紫陌,行马当门森画戟。

华馆香凝锦绣帷,此轩何事名清白。

轩内琴书清几席,轩前池水涵虚碧。

退朝归来白日閒,燕坐忘言心自适。

不似金张许史家,斗鸡走马相矜誇。

美人半醉弹琵琶,银烛夜夜烧彤霞。

关西昔有杨夫子,清白传家照青史。

公今富贵当盛年,独抱遗风有如此。

山之高兮益穹窿,水之深兮更清泚。

丈夫勋业在青冥,岂独传家清白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