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

谁遣文章映上台,君家原自擅鸿裁。

凭虚欲写淩云赋,点笔先过制字台。

露草直排金阙上,天书遥向玉徐开。

晴烟淡雨长呵护,岂畏亡秦有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高台上挥毫泼墨,创作鸿篇巨制的情景。诗人以“谁遣文章映上台”开篇,巧妙地引出主题,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促使文人登台创作。接着,“君家原自擅鸿裁”一句,赞美了文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创作才能。

“凭虚欲写凌云赋,点笔先过制字台”,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文人在高台上构思宏伟篇章,笔触如行云流水,先在心中构建出一幅幅壮丽景象,然后落笔成文。这里运用了“凌云赋”这一典故,强调了作品的宏大与高远。

“露草直排金阙上,天书遥向玉徐开”,这两句描绘了文人创作时的环境与氛围。露草排列整齐,仿佛通往神界的阶梯;天书从遥远之处展开,预示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创作场景。

“晴烟淡雨长呵护,岂畏亡秦有劫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文人创作精神的敬仰与赞美。即使在动荡的时代,文人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创作,不畏艰难,不惧挑战。这里的“亡秦有劫灰”暗喻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强调了文人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文人创作的激情与执着,以及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崇高追求。

收录诗词(31)

黎崇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峡山诸胜

峡山高不极,峡水深不测。

千峰两岸削芙蓉,一线中流披练色。

昔闻黄帝二子采药来此山,遂令神境辟人寰。

复有古寺飞来自舒州,金碧辉煌据上头。

奇踪异迹不可数,沉犀归猿渺何许。

仙家灵异会何年,名人藻翰流千古。

迩者孽蛟起山中,飞沙走石号天风。

神宫梵宇颓欲尽,诸胜尽没荒草丛。

朱生本是好奇士,手披榛莽寻遗址。

经营数载还旧观,顿教百废一朝起。

更添楼榭倚山隈,结社豪吟亦快哉。

君归好扫莲花石,待我春明策杖来。

形式: 古风

游北岩

杰阁临江渚,危楼倚翠微。

天随飞鸟下,钟出暮云归。

竹醉春溪影,鸦喧古树晖。

登临豁耳目,振袖欲翻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东岩

结伴高僧携杖藜,东岩共步叩禅栖。

风尘不到心俱寂,云气犹封洞易迷。

卓锡水清穿石出,留衣亭古记梁题。

登临竟日云关别,一笑何殊昔虎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建山

扶杖登高睇望开,履沾馀雨印苍苔。

琪花缀露穿岩出,瑶草披云傍谷隈。

峰插碧霄孤鹜落,溪拖练色断霞来。

采芝卧石飧仙句,坐看云中驾鹤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