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长杨脱锦绦,秋风閒立气偏豪。
纷纷野雀休惊啅,自向山林惜羽毛。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朱氏家藏画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一别长杨脱锦绦”,以离别宫廷的雄鹰形象,暗示了画中鹰的过去身份,可能曾是皇家猎鹰,如今已离开华丽的环境。"长杨"暗指皇家苑囿,"脱锦绦"则象征着从贵族生活回归自然。
次句“秋风閒立气偏豪”描绘了画中鹰在秋风中的姿态,它静静地站立,透露出一种超然不凡的气概,表现出鹰的威严与自由精神。“閒立”二字,既写出了鹰的闲适,也寓含了其独立不群的个性。
后两句“纷纷野雀休惊啅,自向山林惜羽毛”,通过让野雀不必惊慌,强调了鹰对自然的尊重和自我保护的态度。鹰选择回归山林,珍视自己的羽毛,寓意它更愿意在自由的环境中展现自我,而非追求世俗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鹰的描绘,赞美了鹰的独立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直节何辞老石根,几回风雨共苔痕。
自从悟得孤生意,行到梁园却厌繁。
绿杨风引白鸥波,波上遥峰扫黛蛾。
莫道同心如白水,渭阳回首更情多。
蓬莱宫树晚茸茸,却望青青远寄踪。
应想旧时猿鹤伴,独携归兴度深松。
云木深深少四邻,绿萝青壁断行人。
扁舟已是桃花水,更问仙源隔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