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进士杨邺

名未荣身亲在堂,九重泉路去何忙。

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云中雁断行。

林木萧疏花失色,池亭牢落月无光。

思君欲向灵山哭,又恐猿闻更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吊进士杨邺》是唐代诗人卢肇所作,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亡者的哀悼以及对生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首联“名未荣身亲在堂,九重泉路去何忙”以对比手法开篇,前句描述了生者尚未功成名就,亲人尚在身边,后句则突转至亡者已踏上九泉之路,离别之速令人感叹不已。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颔联“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云中雁断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鸾分影”和“雁断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夫妻间的分离和兄弟间的离散,如同鸾鸟失伴、大雁失群,生动地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孤独感。

颈联“林木萧疏花失色,池亭牢落月无光”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林木稀疏、花朵失色、池塘荒废、月色暗淡,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环境的衰败,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失去亲人的哀伤与无助。

尾联“思君欲向灵山哭,又恐猿闻更断肠”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灵山(可能指墓地或灵魂所在之地)哭泣,但又担心自己的哀嚎会惊扰到山中的猿猴,使得自己更加心碎。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思念与无法抑制的悲伤。

综上所述,《吊进士杨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生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戏宜春李令求厅前杜鹃

杜家有女小名鹃,生在陶公吏案前。

百里望风惊调态,千金买笑惬当筵。

预防户外锄兰地,莫把篱东种菊田。

为问河阳妖艳主,聘财却要几多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群乌幸胙馀。

形式: 押[鱼]韵

新安郡北百馀里即黄山西北有峰高出颇类大华因目为小华山前郡守才客题咏至多偶登斯楼因成一绝

雪晴雨霁潼关道,仙掌分明几度逢。

可料新安郡楼上,黄山深处见三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亟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因留题诗一首

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

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

白衣居士轻班爵,败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无外想,一心师事竺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