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进士杨邺》是唐代诗人卢肇所作,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亡者的哀悼以及对生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首联“名未荣身亲在堂,九重泉路去何忙”以对比手法开篇,前句描述了生者尚未功成名就,亲人尚在身边,后句则突转至亡者已踏上九泉之路,离别之速令人感叹不已。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颔联“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云中雁断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鸾分影”和“雁断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夫妻间的分离和兄弟间的离散,如同鸾鸟失伴、大雁失群,生动地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孤独感。
颈联“林木萧疏花失色,池亭牢落月无光”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林木稀疏、花朵失色、池塘荒废、月色暗淡,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环境的衰败,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失去亲人的哀伤与无助。
尾联“思君欲向灵山哭,又恐猿闻更断肠”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灵山(可能指墓地或灵魂所在之地)哭泣,但又担心自己的哀嚎会惊扰到山中的猿猴,使得自己更加心碎。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思念与无法抑制的悲伤。
综上所述,《吊进士杨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生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