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泰华峰头种,移根植野塘。
一池秋夜月,万柄晓天霜。
西帝罗青盖,真妃逞素狂。
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这首诗名为《白莲》,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白莲图景。诗人将白莲种植在泰华峰头,然后移植到野外的池塘,展现了其从高山到水边的迁移过程。夜晚,白莲在秋月下显得格外清冷,而早晨,无数叶片上覆盖着晶莹的霜花,如同披上了洁白的轻纱。
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西帝(可能指西方神祇)比作青盖的主人,而白莲则像是真妃(美丽的仙女)在展现其素洁的风姿。白鹭飞翔时,人们难以分辨它们与白莲相融的景象,仿佛它们都栖息在那片水云缭绕的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白莲的纯洁与高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羸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
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
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
劳生多感慨,馀恨付乾坤。
何年凿山骨,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閒云任去来。
幽栖俗事不相关,家在青松翠竹间。
绕屋四围都是水,隔林一片不多山。
诗篇陶写清秋景,书册消磨白日閒。
门外沙鸥如旧识,忘机飞去又飞还。
芙蕖开处傍池亭,花结双头媚晚晴。
两隗骈肩如欲语,二乔并首似含情。
同心净植真奇种,联蒂腾芳以瑞名。
若使濂溪当日见,爱莲有说恐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