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的《有狐四章》中的部分内容。诗中以狐狸为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感慨。
首先,“有狐有狐,出自北门”,狐狸从北方的城门出来,象征着不稳定的因素或潜在的威胁。接着,“匪忧匪虑,虎视狺狺”,狐狸警惕地四处张望,如同虎视眈眈,暗示了对未知危险的警觉和担忧。
“岂无孓遗,隔于九阍”,意思是虽然有残存的力量,但被高墙隔绝,无法得到援助。“曷其有垣,莫我存也”,表达了对无助和孤立的感叹,即在困境中无人援手。
“有狐有狐,出自熊都”,狐狸再次出现,这次是在熊都,可能象征着另一个地区或群体。接下来的“昊天上帝,宁俾尔殂”,表达了对上天公正性的质疑,即为何让某些人遭受不幸。
“岂无嘉石,畏此简书”,意指虽有公正的法律和道德准则,却因畏惧而无法执行。“曷其有明,莫我□□”,表达了对光明正义难以实现的无奈和困惑。
“赫赫奕奕,天子之威”,赞美了天子的权威和力量。“今我康矣,彼巳氏胡来”,对比了现在国家的繁荣与过去某人的不正当行为,暗示了对当前良好局面的珍惜和对过去的反思。
“穰穰田野,万国之盈”,描述了国家的富饶和人民的丰足。“今我庶矣,胡山海其有徵”,表达了对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表示了担忧。
整首诗通过狐狸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政治、道德、法律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