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吟

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夜的霜洁白如月,青瓦上冻结的冰晶仿佛要破裂。
今夜的明月却像霜一般明亮,竹影斑驳在窗户上,显得格外清冷孤寂。
大自然有意让诗人感到愉快,提供新的创作素材。
饥饿的鸿雁和病弱的仙鹤无法入睡,它们在荒山僻水间没有同伴。
西村的梅花开始绽放,寒冷的酒酿发出咕咚声。
我把醉人的帽子插满梅花的香气,此生不再做京城的梦。

注释

凝霜:指夜间形成的霜冻。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冻将裂:形容冰冻得即将破裂。
寒醅:寒冷季节酿制的酒。
长安梦:借指京城的繁华生活或功名之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吟》,描绘了冬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昨夜凝霜皎如月”以比喻手法写出了霜降时月光的明亮,形象生动;“碧瓦鳞鳞冻将裂”则展现了屋瓦上冻结的霜花,透露出严寒的气息。接下来,“今夜明月却如霜”暗示了月光与霜的交融,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诗人感慨“造物有意娱诗人”,认为大自然仿佛有意为之,为诗人提供新的创作素材。然而,“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孤寂,即使有美景也无人共享,只有寒夜的孤独相伴。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转而描绘冬夜的乡村景象,梅花开放带来春的信息,而酒瓮中发出的声音则增添了冬夜的寂静。最后两句“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不愿沉溺于繁华的幻想,而是选择在自然与宁静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冬夜的静美与诗人的孤独心境,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冬夜闻雁有感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

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

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毬场日打毬。

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

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

南游蜀道已低摧,犹据胡床飞百箭。

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

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碛。

形式: 古风

冬夜读书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冬夜读书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归来稽山下,烂漫恣探讨。

六经万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闻竟何用,绮语期一扫。

幽居出户稀,衰病拥炉早。

青灯照黄卷,作意勿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夜读书

莫笑灯檠二尺馀,老来旧学要耘锄。

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

本著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

善和旧赐今犹在,剩采芸香辟蠹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