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乐亭

老木隐江亭,幽居对锦城。

榻悬西岭雪,墙度浣溪莺。

地僻人稀到,心閒梦亦清。

穷通身外事,何必问君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老木、江亭、锦城、西岭雪、浣溪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清净的氛围。

首句“老木隐江亭”,以“老木”隐喻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沉淀,江亭则为观景之地,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历史的悠久。接着,“幽居对锦城”,进一步点明了地点——锦城,即成都,以“幽居”二字描绘出居住环境的静谧与雅致,与前一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

“榻悬西岭雪,墙度浣溪莺”两句,运用了空间的对比与动态的描绘。西岭雪象征着高远与纯洁,与之相对的“榻”则代表了居住者的安逸与舒适;“墙度浣溪莺”则通过莺鸟的活动,增添了生活的生动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地僻人稀到,心閒梦亦清”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独到见解。身处偏僻之地,人迹罕至,这不仅减少了外界的干扰,也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宁静,梦境也因此变得清澈透明。这种心境的纯净,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最后,“穷通身外事,何必问君平”两句,以哲学的思考收尾。这里的“穷通”指的是人生的得失、荣辱,“身外事”则是指与个人命运无关的外在事物。诗人认为,对于这些身外之事,没有必要过分在意或追问,因为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往往来自于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关注和理解。通过引用君平(古代一位著名的占卜者)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世界价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重阳后三日登雨花台

一片金陵月,荒台对酒看。

水云霏冉冉,江日隐团团。

雁早那堪听,花迟未可餐。

凭轩望乡国,西北近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与平厓林豸史泛湖北抵华不注山夜从陆归二首(其一)

浮舟出近郭,落日半溪阴。

水阔蒹葭净,山寒烟雾深。

壶觞不尽兴,丝竹有馀音。

独恨黄花少,犹烦隔浦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与平厓林豸史泛湖北抵华不注山夜从陆归二首(其二)

黄昏过别业,却见旧山僧。

客驾聊云息,乡愁转更增。

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

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后三日登龙洞山二首(其一)

海峤烟霞满,登临爱积阴。

绿苔穿岭滑,黄叶缀岩深。

宛宛鹿麋径,泠泠泉涧音。

高人或住此,精舍杳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