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疾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脚疾没有加重也没有痊愈,从春天到夏天又经过了秋天。
开心地喝着杯中的酒,大多依靠在池塘边的船上代步。
庆幸还有眼前衣食无忧,也没有后代子孙的忧虑。
应该学习陶渊明和彭泽,顺其自然,任由身心的去留。

注释

足疾:脚病。
无加:没有加重。
瘳:痊愈。
绵春:持续的春天。
历夏:经历了夏天。
复经秋:又到了秋天。
开颜:开心的面容。
且酌:姑且饮酒。
尊中酒:杯中的酒。
代步:代替行走。
多乘:常常乘坐。
池上舟:池塘上的船。
幸有:庆幸有。
眼前:目前的。
衣食在:衣食无忧。
兼无:并且没有。
身后:死后。
子孙忧:子孙的忧虑。
应须:应当。
学取:学习。
陶彭泽:陶渊明(古代诗人,以归隐田园著称)。
但委心形:只顺从内心和身体的状态。
任去留:任由去留,即随遇而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脚疾无法外出,但仍能享受生活中简单的快乐。诗中的“绵春历夏复经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时光变化的感慨。“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则展示了诗人即便不能行走,也能通过饮酒和乘船来享受自然之美。诗人还提到“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说明他对现状感到满足,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表明诗人向往像古代隐逸陶渊明和彭泽那样超脱尘世,顺其自然。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在疾病中的豁达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又于洛下新置郊居然宠寄方深归心大速因以长句戏而谕之

近见诗中叹白发,遥知阃外忆东都。

烟霞偷眼窥来久,富贵黏身摆得无。

新置林园犹濩落,未终婚嫁且踟蹰。

应须待到悬车岁,然后东归伴老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连雨

风雨闇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闲出

身外无羁束,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稳马薄绵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年来数出觅风光,亦不全闲亦不忙。

放鞚体安骑稳马,隔袍身暖照晴阳。

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除却髭须白一色,其馀未伏少年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