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

风雨闇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风和雨使夜晚变得昏暗,鸡在傍晚啼叫直到早晨。
竹叶在风中发出碎裂的声音,冷翠的露珠落在芭蕉上。
水鸟飞到屋檐下栖息,泥地里的青蛙跳进屋里。
还听说有外宾来访,明天我打算去追随朝见。

注释

风雨:指风雨交加的天气。
闇:昏暗。
暮复朝:从傍晚到早晨,形容时间长。
碎声: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笼:笼罩。
冷翠:形容冷绿的露珠或叶子的颜色。
芭蕉:一种大型绿色植物。
投:投入,飞向。
檐:房屋的屋檐。
宿:栖息。
泥蛙:生活在泥土中的青蛙。
入:进入。
户:门。
追朝:追赶清晨,这里指去朝廷早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连绵的秋雨带来的景象和生活情趣。"风雨闇萧萧,鸡鸣暮复朝"一句,通过对风雨声响的描述,以及鸡鸣声的反复出现,传达出时间在阴雨中缓慢流逝的氛围。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这两句则用了拟人化手法,将竹子和芭蕉描绘得似乎也承受着雨水带来的凄凉。树木在雨中发出的声音,被形容为“碎声”,增添了一种哀婉之感。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一句,则展示了动物在连绵雨中的求生行为。水鸟选择屋檐下栖息,而泥蛙则跳进室内,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诗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客人的期待,以及对明天计划中行程的提醒。这里的“蕃客”可能指的是远道而来的宾朋,诗人对他们的到来保持着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个在连绵秋雨中等待客人的静谧生活场景。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闲出

身外无羁束,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稳马薄绵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年来数出觅风光,亦不全闲亦不忙。

放鞚体安骑稳马,隔袍身暖照晴阳。

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除却髭须白一色,其馀未伏少年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闲忙

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

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

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

闲忙俱过日,忙挍不如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闲行

五十年来思虑熟,忙人应未胜闲人。

林园傲逸真成贵,衣食单疏不是贫。

专掌图书无过地,遍寻山水自由身。

傥年七十犹强健,尚得闲行十五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