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偶成

在家习便散,手足忘劳劬。

筋疲肉笃懒栉沐,晓卧更厌当关呼。

在路不自由,鸡鸣辄惧发。

万家晓梦犹未醒,带黑城门半呀豁。

出城历乱经溪塘,野风吹来沁骨凉。

雾收山色隔林见,日出人影欹波长。

车幨不卷续馀梦,梦闻人语过村庄。

饥来道旁饭,饭罢复危坐。

尘头渐障岚气昏,铃语时闻鸟声和。

闲吟闲眺睡复醒,百折纡途若缘磨。

城郭仍从瞑色逢,市尘又向灯前过。

一椽待我宿,嗒然解囊卧。

一日复一日,一宵仍一宵。

去路日以远,别家日以遥。

一衣与一食,千里悬相招。

吁嗟劳人亦已劳,何日归作西峰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

首句“在家习便散”,点明了诗人离开熟悉环境后的感受,仿佛在家中习惯了的生活方式突然被打断,内心感到一种散漫与自由。接着“手足忘劳劬”则表达了在家中劳作习惯的放松,手足间似乎忘记了劳苦。

“筋疲肉笃懒栉沐,晓卧更厌当关呼”两句,通过身体的疲惫和对清晨打扰的厌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路途上,“不自由”的限制使得他担心鸡鸣即刻出发,而“万家晓梦犹未醒”的景象则反衬出他的急切与不安。

“出城历乱经溪塘,野风吹来沁骨凉”描绘了诗人走出城市,进入自然界的清新体验,野风带来的凉意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随着雾气的消散,山色逐渐显现,日出时分的人影与波光交织的画面,展现出旅途中的宁静与美好。

“车幨不卷续馀梦,梦闻人语过村庄”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梦中传来的人声仿佛是旅途中的一丝温暖。饥饿时的路边餐食,饭后继续坐立的场景,体现了旅途中的简单与自给自足。

“尘头渐障岚气昏,铃语时闻鸟声和”描述了旅途中的另一番景象,尘土与山岚交织,铃声与鸟鸣相互应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在此时的“闲吟闲眺睡复醒”,既是对旅途的享受,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百折纡途若缘磨”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曲折与艰辛,仿佛是在磨砺中前行。傍晚时分,诗人再次遇到城郭,市尘在夜灯下匆匆掠过,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在简陋的住宿中,诗人“嗒然解囊卧”,疲惫与满足交织。

“一日复一日,一宵仍一宵”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随着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诗人对归家的渴望愈发强烈。“一衣与一食,千里悬相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吁嗟劳人亦已劳,何日归作西峰樵”表达了诗人对劳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憧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家庭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西岩石佛像

古壁呼灯照,天然金粟装。

石开生外相,云见定中光。

已觉空山静,还愁过客忙。

大千烦恼意,合眼未能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闻新安江声

练江新涨万马似,我初闻声当戊年。

寓斋去江及里许,寻声直在卧榻边。

重城鱼钥锁不住,稍厌空夜喧无眠。

今来寓斋去较远,声亦少杀非从前。

谁知梦醒忽震耳,浇胸荡魄逾喧阗。

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晓来静听欻无有,但以沉响追风弦。

临窗啜茗清彻盎,即是此水相烹煎。

因思昨来十日雨,桃花涨落千山颠。

岂无兰椒并神瀵,亦带黑蜧青蛟涎。

水虽可爱亦可畏,更忆往事心悬悬。

当时初度饮此水,一月对饭不下咽。

头岑腹块杂呕泄,服习许久方平痊。

今来依旧饮此水,此患免否惟随天。

穷薄久已轻性命,但感时事多推迁。

临川徒作孔尼叹,论水且续庄生篇。

百壶明往醉江上,饱看急溜飞长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啼乌行

白项老乌何所求,咿呜呀呷啼檐头。

须臾乃有千百至,黑云一片风飕飕。

啼声潮沸杂悲怒,问之旁人得其故。

朝来设肉网其一,此间即是张罗处。

此时啼乌啼更悲,更有挟弹邻家儿。

弦声一响乌四起,一乌伤重拍地飞。

我观此状泪不止,彼为呼群身更死。

明知无益痛系心,物类相怜有如此。

谁欤罗者伊来前,我今售放拚百钱。

毛蓬脰缩曳之出,甫一脱手翔飘然。

谁知老乌伺墙角,突起追飞羽声肃。

邀之使转啼匝檐,尔纵知恩去宜速。

人不如鸟能钟情,所恨缺陷难为平。

悲欢离合幸无恙,何日能令死者生。

形式: 古风

墙上蒿

墙上蒿,托身何高高。

托身虽高托根孤,主人家有屋上乌。

乌饥墙头啄寒虫,啄蒿飘飘堕随风。

主人虽爱惜,不能使乌不得食。乌得食,乌高飞。

同作寄人活,彼此何用相仇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