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

历井扪参上祝融,半空烟霭数声钟。

地连云汉九千丈,天柱东南七十重。

石磴悬崖翻瀑布,海门碾日上高峰。

翛然身世青冥表,俯立雷池看玉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衡山祝融峰的壮丽景象。首句"历井扪参上祝融",以星辰为参照,形象地写出攀登山峰的艰辛与决心。"半空烟霭数声钟",通过山间缭绕的雾气和寺庙钟声,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地连云汉九千丈,天柱东南七十重",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祝融峰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犹如天柱般支撑东南大地的壮观景象。"石磴悬崖翻瀑布",进一步描绘了峰顶的险峻和瀑布的飞流直下,展现了自然的磅礴力量。

"海门碾日上高峰",诗人以日出东方的景象,象征着自己攀登的决心和对光明的追求。最后两句"翛然身世青冥表,俯立雷池看玉龙",诗人站在峰顶,超脱世俗,悠然自得,如同在青冥之上,俯瞰如雷池般的云海,欣赏着奔腾的瀑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衡山祝融峰的雄奇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超越自我、追求理想的豪迈情怀。

收录诗词(40)

柴元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僧房夜冷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袛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人心吟

长江万顷深,风静波自止。

人心仅一寸,日夜风波起。

桑田倏沧海,汩没势未已。

安得今人心,常如古井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击壤歌

击壤歌,击壤歌,仰观俯察如吾何。

西海摩月镜,东海弄日珠。

一声长啸天地老,请君听我歌何如。

君不见丹溪牧羊儿,服苓餐松入金华。

又不见武陵捕鱼者,舣舟绿岸访桃花。

高人一去世运倾,或者附势类饥鹰。

况是东方天未白,非鸡之鸣苍蝇声。

朝集金张暮许史,蠛蠓镜里寄死生。

犀渠象弧谐时好,干将镆铘埋丰城。

失固不足悲,得亦不足惊。

秋花落后春花发,世间何物无枯荣。

十年漂泊到如今,一穷殆尽猿投林。

平生舒卷云无心,仪舌纵存甘喑喑。噫吁嘻!

豪猪靴,青兕裘,一谈笑顷即封侯。

后鱼才得泣前鱼,予之非恩夺非雠。

眼前富贵须年少,吾将老矣行且休。

休休休,俯视八尺躯,沧海渺一粟。

忆昔垂九龄,牵衣觅李栗。

回头华发何萧萧,百年光阴如转烛。

乃歌曰:不编茅兮住白云,不脱蓑兮卧黄犊。

仰天拊缶兮呼乌乌,手持鸱夷兮荐醽醁。

乃赓载歌曰:招夷齐兮采薇,拉园绮兮茹芝。

折简子陵兮羊裘披,移文灵均兮佩琼枝。

敢问诸君若处庙廊时,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得志为之而弗为。

形式: 古风

同朱山长游江郎

屃赑开天风,三峰互参峙。

一如植躬圭,两峰拱而侍。

削玉石为笔,书空云作纸。

岚光动九天,翠色照千里。

上有碧玉莲,中有黄金鲤。

壁界一字天,松老千年乳。

鹰旋磨云根,虎跑流石髓。

禅师久入定,色相如不死。

灵石剖鸿荒,开山自晋始。

威显三直神,肸蚃百世祀。

劫风俄扇扬,梵宇忽颓圮。

僧来自怀玉,被荆营故址。

笙鹤宴群仙,钟鱼饭德士。

佳客贲而思,空谷跫然喜。

一筇事幽讨,万象归俯视。

山茗澹以清,村醪薄而旨。

对弈覆危枰,投壶响飞矢。

盘桓苍翠间,酬酢笑谈里。

攲枕自逍遥,凭阑时徙倚。

泉琴浣我心,松筝清我耳。

庐山乐天翁,敬亭谪仙子。

今昔虽殊时,其乐亦如此。

留为他日观,岁月端可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