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汉故畤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古战场上所见所感的景象。"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表明诗人经过了曾经发生战争的地方,看到了一座荒废的孤城,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沧桑感和一种凄凉之情。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则是说这些地方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战乱,即使是孩子们也能认识到各种武器,这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中的景象则展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情境。桑树繁盛,鸟儿在竹林中啼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本应充满和平气息的场所,却被战争的痕迹所覆盖。

最后两句"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哀伤之情,以及希望能够结束战斗、恢复和平的心愿。"请缨"在古代是指将领投降的行为,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战争无穷尽的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战争与和平、荒废与繁盛的强烈对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浚公院怀旧

远公传教毕,身没向他方。

吊客来何见,门人闭影堂。

纱灯临古砌,尘札在空床。

寂寞疏钟后,秋天有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留别解县韩明府

闲人州县厌,贱士友朋讥。

朔雪逢初下,秦关独暮归。

寒茅下原浅,残雪过风微。

一路何相慰,唯君能政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陪宴湖州公堂

谢公为楚郡,坐客是瑶林。

文府重门奥,儒源积浪深。

壶觞邀薄醉,笙磬发高音。

末至才仍短,难随白雪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

晓随樵客到青冥,因礼山僧宿化城。

钟梵已休初入定,有无皆离本难名。

云开半夜千林静,月上中峰万壑明。

为报故人雷处士,尘心终日自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