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古战场上所见所感的景象。"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表明诗人经过了曾经发生战争的地方,看到了一座荒废的孤城,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沧桑感和一种凄凉之情。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则是说这些地方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战乱,即使是孩子们也能认识到各种武器,这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中的景象则展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情境。桑树繁盛,鸟儿在竹林中啼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本应充满和平气息的场所,却被战争的痕迹所覆盖。
最后两句"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哀伤之情,以及希望能够结束战斗、恢复和平的心愿。"请缨"在古代是指将领投降的行为,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战争无穷尽的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战争与和平、荒废与繁盛的强烈对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