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溪寻故人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花朵伴随龙形竹子生长,池塘划分出像跳跃马匹的溪流。
田野间的人们都见不到它们,猜想它们可能在山洞中栖息。

注释

花:花朵。
伴:伴随。
龙:龙形。
竹:竹子。
池:池塘。
分:划分。
跃马溪:像跳跃马匹的溪流。
田园:田野。
人:人们。
不见:见不到。
疑:猜想。
洞中:山洞中。
栖: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寻找旧友却不见踪迹的迷惘与怀念之情。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繁花如同长龙般缠绕在竹间,而池水则像跃马一般分流。这样的景致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接下来的"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寻找。在这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诗人却未能见到期待中的田园人物,因此产生了怀疑和猜测,似乎那些人可能隐居于某个山洞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大自然的生机相对照,使得内心的情感世界更加深刻。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在这里,孟浩然以其特有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慎虚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九日怀襄阳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彊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