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篇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

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

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

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

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

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

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形式: 古风

翻译

飞翔的鸳鸯鸟,翅膀相接遮天日。
它们一同来到碧绿的潭水,向着白云边飞翔。
声音和容貌相互依恋,翅膀展开姿态优美。
浮萍在春天的洲渚嬉戏,霜雪围绕着寒冷的池塘。
河岸与沙滩相连,洁净如画,汀树倒映在潭水边。
每年每年我们在此游乐,年复一年相伴而来。
凤凰从红色的巢穴起飞,独自飞向梧桐树。
鸿雁从紫色边塞飞来,空想着稻谷和高粱的丰美。
乌鸦疲倦地寻找依托,鹤鸣声中充满离别之痛。
哪比得上这对鸳鸯,飞翔在林间无异。
它们在青江的岸边刷动尾羽,在紫色山岭上交颈而鸣。
它们的文章富有奇特色彩,鸣叫时声音和谐美妙。
听说有鸳鸯的华丽绸缎,也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我将它们作为礼物赠予美人,以此激励老友的心意。

注释

鸳鸯:一种象征爱情的鸟类。
蔽亏:遮挡部分阳光。
绿潭:清澈的绿色湖泊。
文章:这里指鸳鸯的羽毛花纹。
绮:精致的绸缎。
勖:勉励,鼓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通过对鸳鸯鸟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集观赏性与情感性于一体的佳作。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这两句描写了鸳鸯鸟在水面上翱翔的情景,它们举起翅膀,似乎想要遮掩天空中的一切光线。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这里则是它们聚集在碧绿的潭水中,一同飞向那飘渺的白云边际。

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这两句写出了鸳鸯鸟之间亲昵的情态,它们的声音和容貌都显得那么依恋,而它们的羽毛则似乎在空中交织出一幅画。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诗人通过水中的藨萌和冬天池塘周围的霜冻,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观察。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这两句描写了河岸边清洁的沙滩和悬挂在水边的树枝。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美好景致的每年前往观赏,并且愿意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重复这样的游玩。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这两句则是对神话中的凤凰鸟在红色洞穴中飞翔的描写,它们似乎只爱栖息于梧桐树的枝头。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诗人提到了远方来的大雁,以及对丰收的稻谷和粮食的无尽怀念。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这两句写出了鸟儿在树上依偎休息时发出的声音,以及鹤鸣声中带着的离愁。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这两句则是对鸳鸯鸟的赞美,它们即便是在空中翱翔,也与众不同。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这两句描绘了鸳鸯鸟在江边和山间活动的情景。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诗人赞叹它们的文采非凡,以及那悦耳动听的声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这最后几句表达了对鸳鸯鸟的喜爱,它们的羽毛可以制成精美的织品,用以馈赠给美丽的人,成为维系旧情的信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綵树歌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綵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崙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

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形式: 古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