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歌》,由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登上高台之后,对于时光流转和历史长河的深切感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古人已经逝去,而未来的人还未到来,我们只能在瞬间的现在中生存。这种感受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悲凉。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台上,对着辽阔的自然景观,思索到宇宙的浩瀚和时间的无限延伸,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波动。"悠悠"形容的是天地不仁,万物皆灭的悲凉;"独怆然而涕下"则是诗人内心的感触,他在这样的思索中感到难过,以至于泪水涌出。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通过对历史和宇宙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徵。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崙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