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服柏不飞鍊,闲眠闭草堂。
有泉唯盥漱,留火为焚香。
新雨闲门静,孤松满院凉。
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服柏先生的恬淡生活。他不为外界的喧嚣所扰,安静地居住在一个被草木覆盖的小屋中。有清泉可供盥洗,更留着火种用于焚香。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洁净。新降下的雨水使得门外更加寂静,而院中的孤松则因为凉风而显得格外清爽。
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服柏先生追求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这两句,透露出服柏先生不仅仅是隐逸之士,还可能拥有一定的学问或道术,这些知识曾经传授给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汉淮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主角生活状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超然物外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于知识与修养的尊崇,以及他们在寻求精神寄托时,对于隐逸生活方式的推崇。
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
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
谁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不食非关药,天生是女仙。
见人还起拜,留伴亦开田。
无窟寻溪宿,兼衣扫叶眠。
不知何代女,犹带剪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