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处士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王府里难道没有美酒吗,侯爵家难道缺少肉食吗。
主人富贵又傲慢,对待客人礼仪并不周全。
看到车马扬起的尘土就下拜,人们早晚忙忙碌碌地趋炎附势。
王生独自拂袖离去,高飞如同天上的天鹅。
宁愿回到白云缭绕的山野,饮泉水躺卧在空旷的山谷。
不愿随波逐流,低头屈服于权势。
敲门与我告别,买酒留你过夜。
好去吧,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采薇人,终南山正青翠欲滴。

注释

王门:指代王府,古代王侯的府邸。
侯门:指代侯爵的府邸。
礼不足:礼仪不周全,不够客气。
望尘而拜:看见车马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样子。
碌碌:忙碌而庸俗的样子。
遐举:远行,这里指离京远去。
云鹄:比喻志向高远的人,此处指王生。
敛手低眉:形容谨慎小心,不敢有所举动。
酤酒:买酒。
采薇人:指隐士,这里借指伯夷叔齐,他们曾隐居首阳山采薇为食。
终南山:古代著名隐居之地,位于陕西省,这里泛指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片段,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和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平等现象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比豪门与贫士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淡泊生活的向往。

首句“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直接描绘出富贵之家宴宾客的奢侈场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人虽然尊贵却骄傲自满,对待客人的礼数不足。紧接着“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则形象地展示了那些为了利益而频繁拜访权贵之人,他们的行为如同尘埃一般随风飘散,无不表现出一种势利和卑微。

诗人转而描写自己朋友王处士的情况,“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表明他有着高洁脱俗的品格,宛如云中翔鹤,超然世外。接着“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王处士选择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赏,宁愿远离尘嚣,归隐于自然之中。

在对比了现实中的不平等与虚伪之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显露出诗人的独立性格,他拒绝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节操和生活方式。末尾两句“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则是对朋友临别时的真挚情感,希望他能留下来共度良宵。而最后,“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则是在鼓励王处士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像那些在美丽的终南山中采薇的人们一样,那里山青水秀,是隐逸求真的理想之地。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莫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隅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形式: 古风

送幼史

淮右寇未散,江西岁再徂。

故里干戈地,行人风雪途。

此时与尔别,江畔立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吕漳州

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

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行客饮数杯,主人歌一曲。

端居惜风景,屡出劳僮仆。

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

形式: 古风

送张山人归嵩阳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

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荅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

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