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上郑主司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

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

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

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

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

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

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

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

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

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

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

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

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

恳情今吐尽,万一冀哀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长久以来无法科举及第,思乡之情深沉而遥远。
艺术才华惭愧于公道缺失,身处太平却身份卑微。
未曾体验过笙歌宴乐,虚度光阴岁月匆匆。
羁旅中独自吟诗苦闷,愁容满面,对美好事物感到愧疚。
追求显达并非为了个人荣耀,修辞作文只想继承先贤。
长安的春天已过十二,吴地的路程漫长无边。
山岚涌入茅屋,柴门之外是连绵的海浪。
思念之心随着大雁远去,归乡之梦总在舟上徘徊。
每当思家之夜,严寒霜冻如同旅途的常态。
家庭团聚的愿望与现实相悖,兄弟难以相见。
早晨缺少新知音,乡村荒芜,旧业田地无人照管。
受恩于人,期待超越期望,誓言在生前奉献。
希望你能理解我如裘衣般的忠诚,如同徘徊在和角篇章。
此刻的情感倾诉殆尽,只希望能得到一丝怜悯。

注释

登第:科举及第。
无缘:没有机会。
归情:思乡之情。
艺惭:对自己的艺术才华感到惭愧。
太平年:社会安定的时期。
笙歌乐:音乐宴会。
羁怀:羁旅中的情怀。
花妍:美丽的花朵。
秦城:古代长安。
吴苑:吴地园林。
茅屋:简陋的房屋。
和角篇:比喻忠贞的诗篇。
哀怜:怜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陈情上郑主司》,是一首表达乡愁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诗作。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诗人通过“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开篇,表达了长时间未能实现仕进梦想,内心的归乡之情如同烟雾般模糊而难以触及。接着“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被赏识,个人价值在和平年月中无法得到体现的自谦与悲哀。

随后的“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如音乐之乐的无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中,羁怀即是郁结不展的情绪,通过吟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寂寞,而“愁眼”则是因思念家乡而生的忧伤之情。

在“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展现,并且想要追随古人的文风,达到更高的文学成就。紧接着,“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则是通过具体的地理和数字来描绘出广阔的空间感和深远的情感寄托。

“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中的景象,将诗人的居所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融入。"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则是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远方,也依然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甚至在梦中也不愿离开家乡。

“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中的“时节”指的是特定的时间,如寒冷的冬季,而“风霜作客天”则是用来形容诗人身处异乡,感受着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的孤独与凄凉。

在“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中,“庭闱”指的是家门,“乖旦暮”则表达了家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被阻隔。"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中的“朝乏”意味着早晨的忙碌,而“新知己”则是希望在异乡能结识新的朋友。

最后,“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表达了诗人对恩主的感激之情,并且愿意以死报答这份恩情。"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则是希望能够被理解,就像穿上温暖的衣物一样,而“彷徉”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乡愁、才华不被赏识的悲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永福寺临淮亭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

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

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

水气侵衣冷,蘋风入座馨。

路逢沙獭上,船值海人停。

砧杵鸣孤戍,乌鸢下远汀。

连波芳草阔,极目暮天青。

创置嗟心匠,幽栖得地形。

常来劝农事,赖此近郊坰。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月中桂树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

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

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

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孤舟发处沙鸥起,明月落时江水寒。

形式: 押[寒]韵

相和歌辞.王昭君

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

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

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

妾死非关命,祗缘怨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