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参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

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

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

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形式: 古风

翻译

光阴紧迫,四季如同竞赛一般轮转。
客人的思乡之情早早感知到秋天的到来,虫鸣声凄切地宣告夜晚降临。
经霜的松树积聚了古老的翠绿,露水打湿的月亮明亮如镜。
写诗时常常与景色相应,独自抚琴在堂屋中聆听。
期待在菊花盛开的时节相聚,相约在桃花小径上重逢。
每当吟诵《式微》这样的篇章,我便会在清风中长篇吟咏。

注释

寸晷:极言时间短暂,像一刻光阴。
不相待:形容时间紧迫,不容等待。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秋:指秋季。
虫声:夜晚昆虫的叫声。
霜松:经霜的松树。
露月:露水打湿的月亮。
属景:与景色相应。
琴孤:独自抚琴。
黄菊节:指重阳节,菊花盛开的时节。
红桃径:桃花盛开的小路。
式微:古诗篇名,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风:面对着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答王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感慨时光易逝的咏叹。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这几句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季节更迭,旅人对秋天到来的预感以及夜晚的寂静中听到的虫鸣声给人带来的孤独和悲凉。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描述了秋天凄清的景象,霜降后松树上的翠绿色泽更加浓郁,夜晚的明月犹如悬挂在空中的明镜。这两句接着转向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歌之中,独自坐在空旷的厅堂里弹奏琴瑟。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这几句则表达了与朋友约定在秋天黄菊盛开之时重聚,以及分别时对美好景致的留恋和诗人的长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泊而又不失深沉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秋天的寂寥、时光的流逝以及离别之苦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感秋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

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

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昔人多秋感,今人何异昔。

四序驰百年,玄发坐成白。

喧喧徇声利,扰扰同辙迹。

傥无世上怀,去偃松下石。

形式: 古风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

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

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

地祇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辞二知己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

波岛忽已暮,海雨寒濛濛。

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

况兹切切弄,绕彼行行躬。

云飞北岳碧,火息西山红。

何以代远诚,折芳腊雪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酬栖上人

夜久城馆闲,情幽出在山。

新月有微辉,朗朗空庭间。

处世虽识机,伊余多掩关。

松姿度腊见,篱药知春还。

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东林有踯躅,脱屣期共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