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日行三言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桃始荣。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游玩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生命活力的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开篇即以大气磅磅之势,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与诗人出游的决心。春山绿意盎然,春日晴朗无比,为诗人的远行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背景。

接着,"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桃始荣。" 描述了园内鸟语花香的景致,其中“梅始发”和“桃始荣”特指早春时节,梅花与桃花竞相开放,展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丽画面。

"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这一段则转入了水上游乐的场景,诗人在春风中泛舟,船桨激起波纹,同时伴随着音乐与欢声,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这部分继续描绘水上生活的细节,微风轻拂,波光粼粼,琴瑟并鸣,杯盘交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徜徉自如,同时采撷莲花、折取桂枝,感受着自然之美。

最后,“两相思,两不知。” 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绪虽然柔和,却也为诗中充满生机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的人性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以及内心的喜悦与宁静。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结客少年场行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

九途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

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

今我独何为,埳壈怀百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代挽歌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馀人安在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代朗月行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形式: 古风

代堂上歌行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