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其五)

临大道,金碧绕天涯。

出郭危楼云作埒,抱江小槛幔垂沙。记得那人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开阔而宁静的画面。"临大道,金碧绕天涯",诗人站在宽阔的大道旁,眼前是金色和碧色交织的壮丽景色,仿佛延伸到天边,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壮阔。"出郭危楼云作埒",城郭之外,高楼耸立,直入云霄,如同马埒(古代养马的地方)一般壮观,暗示了城市的繁荣和建筑的高大。

"抱江小槛幔垂沙",诗人视线转向江面,江边的小栏杆仿佛拥抱着江水,而沙滩则如轻纱般缓缓垂落,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诗意。最后一句"记得那人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在此处的美好回忆,可能是对旧时友人,也可能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交融,既有都市的繁华,又有江景的宁静,通过回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毛奇龄作为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其六)

前浦去,何处最能留。

黄鸟换枝啼不歇,落花细逐往来舟。微月上汀洲。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七)

妆裹淡,时世在江淮。

裙褶缓韬双笼袜,髻根松贴两梁钗。驱鸭去还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八)

频怅望,耶水与梧宫。

谁浣素纱窥越女,因歌白苎号吴侬。总在石莲东。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九)

归去好,长听子规啼。

红藕城桥风脉脉,黄梅江阁雨凄凄。愁思望中迷。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