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参政明辅为余刻姓名太华绝顶以墨刻见示赋此为谢

岳色褰帷面面新,叨将姓字上嶙峋。

寒光忽映莲花掌,清梦翻添玉女颦。

自是金天来使者,空劳紫气拟真人。

坏居总抱袁闳恨,婚嫁那能系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王参政明辅为余刻姓名太华绝顶以墨刻见示赋此为谢》。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王参政明辅为其在华山之巅刻名之事的感激之情。

首联“岳色褰帷面面新,叨将姓字上嶙峋”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岳色如帘幕般展开,呈现出一片新的面貌,诗人的名字被刻在了峭壁之上,仿佛与山峦融为一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华山比作帷幕,形象地展现了山色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参政此举的感激之情。

颔联“寒光忽映莲花掌,清梦翻添玉女颦”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自然景观。寒光在莲花掌(可能是指山峰或岩石的形状)上闪烁,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同时,清梦中的玉女似乎因这景象而皱眉,这里通过想象中的玉女表情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美景的赞叹和对王参政行为的感动。

颈联“自是金天来使者,空劳紫气拟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参政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王参政的到来,就像是天降使者,带来了尊贵和荣耀。同时,诗人也借用了“紫气东来”的典故,表达了对王参政的尊敬和赞美,认为他如同真正的仙人一般。

尾联“坏居总抱袁闳恨,婚嫁那能系此身”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袁闳是汉代的一位学者,此处借用其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和遗憾。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婚姻和家庭责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参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助甫宦楚久不得书赋此为寄

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

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

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莫山人之建康谒蔡侍郎

十年如罄著书忙,此日携书走建康。

蜡屐仍堪朱雀雨,褐衣偏傲白门霜。

穷时荃蕙须防化,暗里骊珠且慎藏。

解道相逢谁倒屣,只今犹有蔡中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秋

年年颇诧逢秋健,今日秋来兴渐孤。

不独穷愁畏摇落,即防衰骨费支吾。

惊心屡却青菱镜,避客兼嗔白玉壶。

犹有苦吟成宿业,此生那用借诗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八月十八日观潮季生所潮不甚涨而饮甚适有作

雪山东控海门流,望里微茫迥更愁。

八月虚传枚叔赋,千年欲散伍胥雠。

干云彩鹢帆徐展,夹浦朱帘雨尽收。

唯有汪伦偏解我,还将水调按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