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乐,琵琶声声悲。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只有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则无须多问挂念。希望不会缺少知音。炼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点铁成金。龙虎丹炼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注释

凭谁说:向谁诉说。
神奇臭腐: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
箑(shà):扇。
本指冬日穿葛衣、 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与时不宜。
此喻世事颠倒。
生发,即胎毛。
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
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
月:以月喻地。
妍皮痴骨:此处指己才不为人识,遭鄙弃而被埋没。
妍皮,谓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
伯牙弦绝:此处是将辛弃疾引为知音。

鉴赏

这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宋代词人陈亮的作品,他以豪放词风著称。此词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体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通过写自己的老去之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神奇臭腐,夏裘冬葛"比喻世事的反复无常,"父老长安今馀几,后死无雠可雪"则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借琴弦之数象征愁绪之多,暗示了不平的社会现实。

下片转入对友情的抒发,"树犹如此堪重别"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表明对现实的失望,但仍希望友谊长存。"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寓意修炼自我,追求理想,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最后以"龙共虎,应声裂"的形象化结尾,展现了词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饱满,既有个人的壮志未酬之感,又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展现了陈亮词中特有的豪迈与悲壮。

收录诗词(86)

陈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 字:同甫
  • 号:龙川
  • 籍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43—119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桂枝香

仙风透骨。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

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任点取、龙涎笃耨。

儿女子看承,万屈千屈。做数珠见,刻画毋盐唐突。

不知几树栾团着,但口吻、非鸣云室。

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馀香剩馥。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浣溪沙

小雨翻花落画檐。兰堂香注酒重添。

花枝能语出朱帘。

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

此时谁不醉厌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