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蛮触纷争壁上观”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世间纷繁复杂的争斗,却仿佛与诗人无关,他只是在旁静观。接下来,“无赀何必庆弹冠”,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功名利禄转瞬即逝的感慨,强调了不必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
“釜边蝇集都因热,阶上虫号岂为寒”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比作苍蝇和虫子,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利益而趋炎附势、不顾一切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这里“热”与“寒”分别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冷暖,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人们的行为模式似乎并未改变。
“太白不求醒酒药,陶朱惯蓄返魂幡”引用了李白和范蠡(字伯牙,又称陶朱公)的典故,前者是浪漫主义诗人,后者是善于隐退的商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最后,“高呼纵免风尘苦,险巇还多蜀道难”则点明了即使能够暂时逃避世俗的困扰,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层出不穷,暗含了对人生艰难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