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六首(其六)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在王母池饮水,傍晚投宿天门关前。
独自怀抱绿绮琴,夜晚穿行在青山之间。
山色明亮月光皎洁,夜晚宁静松风停歇。
仙人游走在青翠山峰,处处传来笙歌的旋律。
在这寂静中享受清辉,玉真仙女与翠微相连。
想象着凤凰起舞,身披龙虎图案的衣裳。
摸天摘取葫芦瓢,神思恍惚忘了回家。
手抚清澈溪流玩耍,误触织女的织机。
次日清晨醒来发现彼此失散,只见五彩祥云飘飞。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情趣的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泰山上的奇遇与幻想。开篇“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两句,诗人以超凡脱俗的姿态出现在神话中的仙境之地——王母池和天门关,彰显了一种登攀高峰、觅仙求道的精神追求。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则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独自携带着绿色的丝绸包裹的琴,穿越在幽静的青山之中,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表达了一种艺术家与自然对话的情怀。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两句,以清澈的月光和寂静的松风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在仙境中的宁静与喜悦。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则是对诗人心中理想世界的一种描绘,在这里,仙人们在碧绿的山峰间漫游,而诗人的内心之声也随着环境的美好而激荡起伏。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这里的“寂静”和“清晖”都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而“玉真”和“翠微”则是对外在仙境之美的一种赞叹。

接下来的“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一种幻想与向往。这里的“鸾凤舞”和“龙虎衣”都是一种超自然的装饰,通过这些元素,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神秘力量的追求。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则表达了一种对仙境生活的沉醉与迷失。这里的“扪天摘匏瓜”是对超自然行为的一种描绘,而“恍惚不忆归”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忘却。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两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触摸天上的云朵,却不经意间抓住了传说中织女的神话织布机。这一幕既是对诗人与仙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描绘,也是一种现实与梦幻交织的情感体验。

最后,“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则是整首诗的收尾。在这里,诗人的自我意识已经完全融入了仙境之中,他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觉都已变得模糊,只剩下飘渺的云彩在眼前漂浮。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以泰山为背景,将现实与幻想、自然与神话交织在一起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于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也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游敬亭寄崔侍御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鸯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游谢氏山亭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

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形式: 古风

湖边采莲妇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