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二首(其二)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晴朗的日子里看着晒药煮茶的灶台,悠闲地观赏修剪松树清洗竹林。
虽然生活清贫但总是干净整洁,池塘边的小亭子虽小却颇为幽静深远。
厨房里炊烟袅袅,黄粱米饭搭配调好的酒,温暖的窗下安静地调试琴弦擦拭古琴。
年岁渐长,生活也就如此简单,没有其他琐事需要费心劳神。

注释

晴教:晴天促使。
晒药:晒制药材。
泥茶灶:用泥土制成的煮茶灶台。
闲看:悠闲地观看。
科松:修剪松树。
洗竹林:清洗竹林。
活计:生活状况。
纵贫:尽管贫穷。
长净洁:长久保持干净整洁。
池亭:池塘旁边的小亭子。
颇:很,非常。
幽深:幽静深远。
厨香:厨房里传出的香气。
炊黍:煮黄粱(一种谷物)。
调和酒:调配酒食。
窗暖:窗户透出的暖意。
安弦:安置琴弦。
拂拭琴:擦拭琴面。
老去生涯:随着年纪增长的生活。
祗如此:只有这样。
更无:再也没有。
馀事:其他的事。
劳心:费心操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简约自在的心境。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这里,诗人享受着阳光下晾晒药材和泥土制成的茶灶,同时观察着园中修剪整齐的松树与竹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即使生活简朴,但只要保持清洁,就能体现出一种高雅。池塘与亭台虽然不大,却也蕴含着一份宁静与深远。这两句强调了内在的精神世界胜过物质财富。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诗人享受着家中的美食——可能是粥或其他谷物食品,并且有着适宜的酒水。窗前温暖舒适,正拂拭着琴弦准备演奏。这两句传达了对生活乐趣的一种体验。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诗人在晚年,只愿意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再有其他牵挂和烦恼。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后半程的淡定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古代文人中颇为难得,是对传统理想境界的一种诠释。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

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

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

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饮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

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咏

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偶宴有怀

遇兴寻文客,因欢命酒徒。

春游忆亲故,夜会似京都。

诗思闲仍在,乡愁醉暂无。

狂来欲起舞,惭见白髭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