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张元常中秋夜不见月

月色初无别,人心自有分。

长令照清夜,犹胜掩重云。

老去欢难强,衰来饮易醺。

君家富歌管,独不使人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遘所作,名为《次韵和张元常中秋夜不见月》。诗中通过对比月色与人心,表达了对月色不变而人心多变的感慨。

首句“月色初无别”,描绘了月色的恒定,无论何时何地,月色都保持着其原有的美丽与宁静。接着,“人心自有分”则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与多变,即使面对相同的月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反应。

“长令照清夜,犹胜掩重云”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永恒与美好,即便是在云层遮挡之时,月色依然能够穿透云层,照亮夜晚,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这里也暗含了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即即使遭遇困难与挫折,内心仍应保持光明与希望。

“老去欢难强,衰来饮易醺”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精力衰退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欢愉变得难以勉强,饮酒也容易让人感到醉意。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状态变化的深刻体会。

最后,“君家富歌管,独不使人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家中歌舞升平、欢乐融融场景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既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色与人心的对比,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洞察。

收录诗词(175)

沈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定下第

六科收贤才,所得岂非真。

奈何如刘子,反尔弃若沦。

众颇为我嗟,我斯自能信。

言也尚莫知,行之得无讱。

谢去不复顾,所重非吾身。

孝友且为政,况兹有民人。

广陵昔富都,今已空残甚。

行矣思自强,公卿皆子任。

形式: 古风

吊普济大师

乡里多长者,平生爱斯人。

谁言相识晚,俯仰迹已陈。

短章昔固许,挂剑义所申。

空堂对孤咏,寂寞犹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南漪堂

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

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和少述秋兴

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

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疏。

胜事祗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

南山已有终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