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中宵月娟娟,睡起得孤快。

树影在流水,天地有真态。

洒然心镜空,如或饮沆瀣。

妙趣苟得之,著意成蒂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鹗的《月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中宵月娟娟”点明了时间是深夜,月亮明亮,显得格外清冷。诗人醒来后感到孤独却也自在,心境清新。“睡起得孤快”传达出这份独特的孤寂带来的宁静愉悦。

接下来,“树影在流水”描绘了月光下树影与流水相映的景象,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天地有真态”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本真状态的领悟,认为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韵律和秩序。

“洒然心镜空”运用比喻,将心灵比作一面镜子,形容心境开阔,无杂念。“如或饮沆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的纯净,仿佛在品饮天上的露水,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两句“妙趣苟得之,著意成蒂芥”表达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微妙乐趣的体悟,认为只要用心体会,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生发出深远的意义,如同种子般在心中生根发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寓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

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

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

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

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形式: 古风

种柳

造化无停机,岁月甚行路。

种柳不满年,清阴已当户。

柔条亦可人,随风为余舞。

即景殊怆然,因悲树如此。

形式: 古风

偶题

客言不可信,可信惟至理。

惟理苟可行,不可即中止。

倘或徇客言,事变无定体。

问客谢不知,积谤俱在己。

尚观理若何,勿为客所使。

题诗置座右,聊识吾过尔。

形式: 古风

舟次苏渡,南望诸山怪状,谩成

群山多不毛,怪石忽涌出。

土壤剥落尽,恍惚见山骨。

端方俄如屏,秀耸忽如笏。

或员如覆釜,或锐如顿笔。

千奇与万怪,欲写难备述。

谁意寂寥中,惊见此突兀?

双阙高倚云,令人恣超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