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

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

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

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

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庵堂景象,位于北山脚下,白云缭绕,仿佛天书般的光芒在幽深山谷中闪烁,色彩斑斓。梅花与月光映照溪水,霜雪装点着高大的乔木,庵堂窗户透出清冷的白色,等待朝阳的到来。诗人赞美庵中人的非凡气质,如美玉般纯洁,他们坚守初心,淡泊无欲,修习道法。他们的文章如同自然之声,气节高尚,甚至受到紫皇(道教神话中的天帝)的青睐,参与玉局的监管。在闲暇时分,他们应该对黄庭经(道教经典)了如指掌,透彻领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庵中人修行境界的赞赏。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柳

造化无停机,岁月甚行路。

种柳不满年,清阴已当户。

柔条亦可人,随风为余舞。

即景殊怆然,因悲树如此。

形式: 古风

偶题

客言不可信,可信惟至理。

惟理苟可行,不可即中止。

倘或徇客言,事变无定体。

问客谢不知,积谤俱在己。

尚观理若何,勿为客所使。

题诗置座右,聊识吾过尔。

形式: 古风

舟次苏渡,南望诸山怪状,谩成

群山多不毛,怪石忽涌出。

土壤剥落尽,恍惚见山骨。

端方俄如屏,秀耸忽如笏。

或员如覆釜,或锐如顿笔。

千奇与万怪,欲写难备述。

谁意寂寥中,惊见此突兀?

双阙高倚云,令人恣超忽。

形式: 古风

山中即事

雾罢海日高,衣襟尚馀湿。

高秋煖如春,鸣禽忽相及。

草木罕黄落,寒虫不成蛰。

时于极热中,颇觉凉思集。

于此苟不察,居然即成疾。

游子思故乡,虚名空羁絷。

气候何纷纷,朝夕常岌岌。

何如下泽车,饱饭老乡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