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破二见

咄咄愚痴子,云何不自观。

鞭尸真倒置,礼骨自欺瞒。

善恶由心造,佛魔著眼看。

蹈翻烦恼海,生死不相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批判性,探讨了人性的愚痴与觉醒的主题。诗中首先点明了“愚痴子”这一形象,暗示着那些迷失在自我认知之外的人们,他们对自身的真实状态缺乏清醒的认识。接着,诗人通过“鞭尸”和“礼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可能陷入的误区——过分依赖外在的仪式或行为,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本质。

“善恶由心造,佛魔著眼看”,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决定性作用,指出真正的善恶并非外在行为所能完全界定,而是源于内心的动机与选择。这不仅是对佛教中“心净则佛土净”的理念的呼应,也是对个体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

最后,“蹈翻烦恼海,生死不相干”表达了彻底摆脱烦恼束缚、超越生死轮回的决心。这里的“烦恼海”象征着无尽的痛苦与困惑,而“生死不相干”则意味着通过内心的觉醒与修行,个体能够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不再被世俗的生老病死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的内在根源以及解脱之道,体现了宋代禅宗思想的精髓,鼓励读者从内心深处寻求真理与自由。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资福遣土地出院(其一)

汝为神道合威灵,酒肉如何顺世情。

小鬼判官都出院,禅门法令要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资福遣土地出院(其二)

村歌社舞拜祠堂,臭秽腥膻污道场。

要答神明冥护力,晨昏烧取一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资福遣土地出院(其三)

若将酒肉污伽蓝,因果分明语再三。

说著人情都不顺,山僧到此口难缄。

形式: 七言绝句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一)

林底常怀老药山,皮肤脱尽万机闲。

披云月下时长啸,千古风流满世间。

形式: 偈颂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