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登车一呼风雷动,遥震阴山撼巍巍。
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仗剑遥叱路傍子,匈奴头血溅君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壮观场景,展示了唐朝时期对外战争的强大和威武。"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两句直接展现了天象的变化预示着皇帝将要施行武力,这里的“星官”指的是掌管军事的星宿,而“紫微”则是古代中国星相学中的一种特殊星座,常与帝王权力相关联。"今年天子用武威"则明确指出了皇帝将动用武力的决心。
接着的"登车一呼风雷动,遥震阴山撼巍巍",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出征时的壮观景象。这里的“登车”可能是指军队整装待发,而“一呼风雷动”则表现了命令一下,天气即刻变化,显示出军威之大。而“遥震阴山撼巍巍”更是通过对远处山脉被震撼的描写,强化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感。
"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敌人的挑衅和自信的胜利预言。“胡骄子”指的是傲慢无礼的外族敌人,而“当见旄头蚀应死”则是对他们死亡命运的宣告。紧接着,“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表达了诗人希望骑着战马,以皇帝的名义征讨敌人,并将其捆绑回来的决心和信念。
最后,“仗剑遥叱路傍子,匈奴头血溅君衣”则是对战斗场景的生动描绘。“仗剑遥叱路傍子”展示了诗人手持长剑,在战场上呼喊指挥,而“匈奴头血溅君衣”则极具象征性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匈奴"是唐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这里代表着所有被征服的敌人。"头血溅君衣"则意味着战胜后的辉煌场面,敌人的鲜血甚至溅到了皇帝的衣服上。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写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展现了唐朝军队征战匈奴的壮举,以及诗人对于武力胜利的自信。
不详
荷衣拭泪几回穿,欲谒朱门抵上天。
不是尚书轻下客,山家无物与王权。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
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
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